学业繁忙,你是否渴望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出逃,去远离喧嚣的乡间过个周末?
初秋时节,上海纽约大学的一群学生,从城市生活中短暂抽离,前往金山区枫泾镇的云谷农场体验了一番。他们收稻种、看鸭塘、逛果园、闻稻香,采摘草药和猕猴桃,与当地农人话家常。
此次游学由上纽大社区参与式学习办公室(CELO)与上纽大暑期阅读交流项目合办。每年,暑期阅读项目都会选取一部图书作为新生的必读之作,并邀请全校师生共读,围绕文本展开各样的跨文化对话。
2024至2025学年的推荐书目为罗宾·沃尔·基默尔(Robin Wall Kimmerer)的《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Braiding Sweetgrass: Indigenous Wisdom,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Teachings of Plants)。
基默尔是美国知名森林生态学家、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生物学杰出教学教授,有着北美洲原住民波塔瓦托米族血统。她将科学家与土著女性视角相结合,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互惠关系的重要性,倡导人类应对大自然怀抱敬畏之心。
在云谷农场的实践,是上纽大学生将书中理念付诸行动,经历的一场脚踏实地的思考和体验之旅。
在农场,午餐吃什么?蒸南瓜、炒时蔬、莲藕炖冬瓜、炸豆腐,再来一碗荸荠饭,还有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张亮亮指导的正念饮食练习。
上纽大2028届学生杨明谦说:“餐前和餐中的冥想,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想象食材从地里到餐桌的全过程,这顿饭真的是意义重大,可以说是教会我‘朴实’并非‘无华’。”
午餐后,在学术资源中心(ARC)写作与口语辅导员Ling Groccia设计的工作坊上,成长背景多元的同学们围绕《编结茅香》,分享了各自文化中有关感恩的体验。
Groccia说:“这次旅行为我们所有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能让大家放慢脚步,审视周围的世界。通过这些工作坊,我们希望探讨表达感谢等日常行为如何让我们精神富足、知足常乐。这些感受是建立人与人、人与地球关系的核心。”
下午,云谷农场种种农耕学苑负责人崔华杰带着学生们在田间收水稻种子,并讲解了如何区分不同品种的稻米。学生们还在草药园采摘了迷迭香、香茅和罗勒,可带回家重新栽种。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学生们反省自身,思考有哪些今日所得能活学活用于日常生活。杨明谦说:“小崔住在花园旁的小屋,生活简朴而充实,精神世界十分富足。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逐渐体会到,所谓‘富足’,不是说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的要求有多‘少’。”
阅读交流项目由学术事务部学术资源中心主任金桐和学术英语项目讲师Sarah Warfield共同负责。
Warfield表示:“本学年推荐书目《编结茅香》与当下全球环境产生了共鸣。通过阅读,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反思当前的气候变化。”
金桐补充道,此次书目选择,受到了上纽大师生在校园教学楼露台上耕种的城市小菜园Zaanheh的启发。“我们开始思考环境,以及如何通过构建社区来感恩自然。”
本学年,上纽大暑期阅读交流项目推出了几项倡议,包括鼓励教师将《编结茅香》纳入课程阅读清单,并为大一新生举办书评比赛。除了参观农场之外,项目还为师生员工策划了系列活动。在Warfield看来,“大家共读同一本书的美妙之处在于,这段阅读体验会成为集体记忆,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升文本带来的影响”。
9月10日,项目举行了一场跨学科小组讨论会,与会者包括交互媒体艺术学助理教授Bogna Konior、经济学实践副教授Ilaf Elard和历史学教学助理教授温爽。会上,大家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影响着跨学科阅读。项目在本学期还将举办两项活动——11月7日在前滩校园南楼七层Zaanheh的舞蹈工作坊和11月26日的“回放剧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