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李黎:乘科创之翼,解析大脑奥秘

她是从美国布朗大学荣誉归国的认知科学博士,也是拥有两个女儿的“全能妈妈”;她是每天坚持去健身房报到的“健身达人”,也是忠实的珍珠奶茶爱好者;她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实验室里为数不多的女科学家,也能在上纽大一肩挑起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重任。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身兼数职的李黎在高校、企业和家庭的不同角色中不停切换,游刃有余,是众人公认的“多面手”。2015年,她作别执教多年的香港大学,加入了成立不久的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部,继续在感知与运动及与之相关的脑结构和神经机制等领域深耕。作为国内极少数在本科教育阶段就开设神经科学专业的高校,上纽大吸引她的正是一股“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每天穿梭在办公室、实验室和家之间的李黎,过着高度自律的“三点一线” 生活,她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与我们分享了个人的从业经历、教书育人的心得,以及对科学的思考。

 

您从北京大学心理系毕业后,是如何走上神经科学研究之路的?

我从小在甘肃兰州长大,高考以前走的都是传统中国学生的路线。我觉得自己属于在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中比较得心应手的那一类学生,高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选报专业时,我把所有的科目都看了一遍,觉得心理学最有意思,因为它可以与人打交道。

心理学的分支很多,但我对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认知来研究人脑的认知心理学最感兴趣,于是后来就在布朗大学念了认知科学的博士。我至今记得二十年前,第一次踏入布朗大学感知和运动实验室里时,受到的虚拟现实技术视觉上的冲击,科学家们在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中探索未知的边界。我当时就感觉“哇,这实在太酷了”。

 

li li work

左:20世纪90年代,李黎在布朗大学求学时校园留影;右:李黎在博士毕业典礼上

作为一名典型的“理工女”,科学研究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于“让数据自己说话”。我最早研究记忆和表征,但后来发现这个领域牵涉到很多尚未验证的假设,就转向了感知和运动,后者更具体更可以基于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我享受用科学实验研究人脑的过程,陶醉于实验的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所带来的美感,并且试着通过做研究去回答一些尚未获得答案的问题。  


您在学界和业界都工作过。当年离开高校去企业打拼后,为什么会选择再次回归高校?

博士毕业后,我在哈佛大学医学院Schepens眼科研究所及眼科学系做了一年半的博士后研究员。博后期间,我逐渐对一眼可以望到头的高校生活失去了信心,想去拓展职业上的更多可能性,动了去公司工作的念头。

我在科学和工程咨询公司做过人因工程咨询专家,直到有一天我对公司里每天打卡上班的日子和简单重复的工作内容感到了厌倦。在高校工作虽然待遇不如公司,但我能做可以激发创造力和真正感兴趣的科研,在研究中认识事物的本质,解析大脑世界运行的奥秘。从这一点上来说,企业里的工作是无法满足我的。

说到底,从大学到企业再回归大学,是我对个人认知的一次回归。在此过程中,我无数次地问自己,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喜爱的是工作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智识上的挑战,还是报酬上的回馈。在求学的过程中,身边选择做研究的、耐得住寂寞的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临床实战。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过尝试,最终觉得还是科研之路更适合自己。


加盟上纽大以来,您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能介绍一下目前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吗?

一直以来,上纽大都很重视与各种优质科研平台的合作,通过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来提升科创实力,从而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我目前管理着三个实验室,第一个是坐落在校园里的感知与运动控制虚拟现实实验室,它主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人类感知、自主运动控制和手眼协调。第二个是在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脑与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的感知与运动神经机制实验室,专门研究与感知和运动有关的潜在神经机制。第三个实验室是与上海市瑞金医院共同运营的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缺陷的视觉运动控制。

近来,我和实验室成员们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性磁共振实验,发现了人类大脑中可以整合运动和形状信息以感知自身运动方向的脑区;测试了棒球运动员的视感知运动控制能力,并且发现基本的眼动追踪能力可以预测出他们的发展潜力;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病)的“潜伏期”,视感知运动控制能力的损伤及相关脑结构的改变。

 

li lab

李黎(图中)和感知与运动实验室成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做实验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在教书育人方面,能否分享一些心得和体会?

我想分享两点。首先,细节决定成败。伟大与平庸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基本体现在细节上。严谨和可信度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所以我会一直要求学生们多去关注细节,在实验设计和逻辑的把握上多下功夫,主动探索实验中每一步背后的原因,不要丢三落四,更不要想当然。

其次,要想在科研道路上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有规范的学术写作能力做支撑。我经常叮嘱学生们要通过多读多写来加强对英语词汇的敏感度,以及提升在语言逻辑和组织结构上的能力。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问题,直击他们的“痛点”,是帮助其提高破局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有志于在神经科学领域深耕的同学,您有何建议?

我认为对神经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应该对人类大脑的本质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持有“不迷信、不盲从”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我建议所有想要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同学们都能坚持到底,将“冷板凳坐热”。各行各业中的成功人士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作为一名完美主义者,我对工作和研究始终抱有一种尽善尽美的态度,希望同学们也不要满足于现状,精益求精才能进步永无穷。  


 

因文章篇幅需要,采访内容有所删减。

--

点击阅读教授对话系列的更多文章:

Maria E. Montoya教授;Pierre Tarrès教授;Lena Scheen教授;滕璐教授;关成贺教授;郭思瑶教授;赵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