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如何去伪存真?

2017年12月1日

 

11月29日,上海纽约大学教授与《自然》杂志记者和果壳网编辑,探讨那些由于报道错误或研究本身的错误,导致的夸张不实新闻。

 

上海纽约大学环境研究助理教授李逸飞主持讨论会。他先播放了一段深夜节目《上周今夜》的视频。主持人John Oliver在节目中,展示了种种和科学相关的假新闻,这些新闻包括“深夜吃零食损伤大脑”,“喝一杯红酒,相当于在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

 

“我们当然不能对一篇文章提出的研究结果完全信以为真,尤其是在没有仔细阅读、辨别的情况下。但一些研究发现确实诱人,”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李萱说,“想想看,会有谁不愿相信喝杯红酒比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一小时更有用呢?”

 

李萱认为,尽管记者和科学家才是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的责任人,但读者也有责任核实信息可靠性,并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别容易为情绪所影响。

 

“我们在发表文章时,会尽量确保有足够证据支持其中论断。不过有时,相关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错误的,”果壳网编辑、拥有296万粉丝的微博大V张博然说。

 

 

 

《自然》杂志亚太分社记者David Cyranoski也持同样观点,认为之所以出现虚假新闻,既是新闻本身误导的结果,也或多或少是由于研究本身的错误造成的,“遗憾的是,科学家也有自己倾向于相信、证实的研究发现。如果一篇文章写得不够好,就不能被发表。如果研究结果和自己所相信的不符合,那那科学家可能会想方设法让研究结果符合预设。”

 

Cyranoski专注于干细胞、神经科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的报道,他认为,科学家没有义务将自己的研究发现告知公众,“报道新闻不是科学家的职责,他们没义务这么做。但他们应该与记者交流,由后者分享研究成果。”

 

参与讨论的几位教授、记者均认为,之所以“假新闻”可以大肆传播,是因为科学新闻对公众来说,太有难度。“我们报道、讨论科学的方式都太过严肃,有距离感,”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张峥说。

 

李萱教授指出,科学新闻报道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独立领域,“要写出好新闻,需要有专业技能,这不是只拥有博士学位就能做到的。要让每个人都理解科学研究发现,就应该去掉那些专业术语,让文章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