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创新
- 上海常住人口已超2400万,是中国第一大城市。
- 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夏光宇(Gus Xia)介绍了自己最新的项目,探讨了人工智能未来如何帮助人们创作演出音乐。
Michael Naimark教授,曾任纽约大学交互通讯项目、
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互动媒体系及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教 授。2015年, 在谷歌公司新成立的虚拟现实技术部门担任首位驻留艺术家。 本学期,他加入上海纽约大学, 带来自己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技术知识。 … 由于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艺术贡献,芭芭拉·
爱德斯坦被人亲切地称为是“上海的媳妇”。近期, 上海纽约大学艺术教授芭芭拉·爱德斯坦的故事和她与上海的情缘, 被录入最新一卷《在上海的美国人》(第三卷)。 …该系列丛书收录了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美国人的故事, 他们也都是活跃在中美交往第一线的典型人物。该书回顾了爱德斯坦教授的个人生活与艺术创作经历。 她在洛杉矶长大,在那个时代,亚洲文化的痕迹在洛杉矶处处可寻。 所以,她从小就受到亚洲文化的熏陶,并逐渐钟情以水、 墨作为艺术创作材料。从位于加州的克莱蒙研究生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后, 爱德斯坦教授来到纽约,并在这里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 来自上海的访问艺术家张健君教授。 上海纽约大学于2016年春季学期开设舞蹈项目——
由罗红玫教授讲授的舞蹈课和编舞课。要上这两门课, 无需任何舞蹈功底。一学期结束后, 学生们会在上海知名艺术场馆进行公开演出。 “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成为一名舞者,”罗红玫教授说,“
我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在放松、 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会舞蹈技能, 激发出住在他们心中的那个艺术家。” 在罗红玫教授的指导下,这些多是来自金融学、经济学、
互动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和专业舞者在包括龙美术馆、 香格纳画廊、 上海当代艺术馆等在内的多个艺术场馆进行高水平舞蹈演出。 因为大一时候的在“全球现代主义课”上获得启发,
2020届的马海天选择过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她前往位于北卡罗来纳乡村的一个自治社区,学习哲学、 文学和农业。八周的时间,来自苏州即将升入大二的她与世隔绝, 摆脱现代都市生活的束缚与吵杂,不再用手机。 她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7位学生一起,接受名为 “Arete… 阿提哈德航空货运公司位于阿布扎比的马思达尔城,
公司大玻璃会议室里,一片忙碌景象。午后的阳光里, 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三所门户校园的学生聚在一起。 一位来自纽约大学的同学,三位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同学, 以及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的八位同学, 正在向阿提哈德航空货运公司的高层, 展示自己设计的活动应用程序与产品雏形。 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本科生即将毕业。在迎来这历史性时刻之际,
2017届首届毕业生发起成立了“2013基金”助学大一新生, 也希望这能成为上海纽约大学每届毕业班的传统。毕业班学子为学弟学妹送一份礼物虽说是传统, … 知名广告策划人、纽约阳狮集团创意总监Dan Cohen于4月19日、20日两天,为上纽大学生带来了两场工作坊,探讨广告业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在一个注意力只有短短1.7秒的世界里,怎样有效地平衡广告创意、数据与科技因素。活动由上海纽约大学创造力与创新项目(PCI)举办。Cohen分享了他与宝洁旗下品牌Bounty和Charmin纸巾合作时的行业经验,当时,他负责维护品牌目标和创意发展。Cohen说,广告公司各职能之间的依赖性,以一种全新的、流动的、有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具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消费者广告体验。“这种依赖性要求广告公司不同职能的融合,为品牌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具创意的想法,并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Francisco Drohojowski,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上海纽约大学金融学访问教授。1978年,他首次到访中国,追寻外交官父亲——前波兰大使Jan Drohojowski的足迹。他的父亲也是首批公开支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外交官。Francisco Drohojowski教授,与《汇报》分享了他的父亲与中国的渊源。
你的父亲是怎么见到毛泽东的?我父亲于1942年,被波兰的西科尔斯基政府派遣至重庆,担任波兰大使馆的临时代办。当时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执政,而我父亲是一名社会主义者,于是,成了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延安的常客。在延安,他与毛泽东和周恩来成为朋友。
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脑与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 的成立,体现了创新形式的研究合作,将在揭示大脑奥秘的全球竞赛中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
上 海纽约大学副校长(创始教务长)、脑与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汪小京教授在加入上海纽约大学前,是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终身教授。汪小京教授说,“即使在 耶鲁,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教学也不总是件容易的事。在上海纽约大学,我们有如此特别的机会可以从无到有建立一所全新的研究型大学。这使我们在短短四年时间 里,就成立了10个跨学科联合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
3月初,亚裔美国口语诗艺术家Regie Cabico来到上海纽约大学,用他独具特色的“撞击诗”(slam poetry)朗诵,拉开本学期读书会的序幕,并在工作坊中传授诗歌写作的经验。点击视频,欣赏Regie朗诵为上纽大创作的诗,领略他的诗歌激情和表演才华。
学外语的人都知道,掌握一门语言需要大量的练习。而课堂之外练习语言,了解本地文化与观点却并不那么容易。上海纽约大学新开设的“夏季中文沉浸式学习”项目,让国际学生有机会在紧密的、沉浸式的环境中提高中文水平,同时获得学分。上海纽约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的学生,以及海外学校的访问学生,只要学习了至少一年的中文,都可报名参加该项目。九个星期的时间里,通过上课,参加文化活动,以及浸入式的生活学习,同学们的中文水平将迅速提升。
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在各领域取得不俗成绩,他们的才华也获得了外界的认可。就让我们来听听以下4位同学的故事,他们分别在语言、领导力、商业以及创新领域,初露锋芒。
从2013年迎来首届新生开始,上海纽约大学的师生、员工,还有关注学校发展的公众,就知道这所学校将是与众不同的——这是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融合全球资源与视野的一次大胆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