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毕业生才静远——成为文化沟通的桥梁

家乡:辽宁沈阳

毕业中学:上海建平中学

专业:金融学专业、世界史(社会科学)专业(国际关系方向)

 

2021年秋季学期,上海纽约大学大四学生才静远打算做点对毕业生来说不同寻常的事儿。他选修了一门基础课——“规划你人生”。这门课由交互媒体与商学艺术副教授蒋昀执教,旨在帮助低年级学生规划大学生活,探索未来的职业道路和人生方向。

 

才静远希望通过“规划你人生”课程更好地回顾大学生活,思考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这门课在前期要求同学们完成一项“建模”作业:写下三个感兴趣的方向和想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找寻可在相关领域提供指引的人,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建议和实践方法。“我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而雷蒙校长是我最先想到的人,”他说,“所以我就写邮件问校长是否有空接受采访,他几乎是秒回!”

 

“交流中,雷蒙校长送我一本他的著作《乐观的心》(An Optimistic Heart),也给了我一些人生建议,让我以‘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以换位思考的态度贴近、理解他人。”

 

Cai and Vice Chancellor Lehman stand together holding a book.

在“建模”作业的采访中,雷蒙校长将所著的作品《乐观的心》赠予才静远

 

才静远早已将“同理心”融入自己的大学生活。无论是与老师同学们的课堂讨论、担任篮球队队长时团结中外队员,还是在校外实习,他都充分尊重差异,在不同文化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

 

报考大学之初,家人和高中老师不理解才静远为什么不选择国内传统高校,而选择上海纽约大学。但他深知自己想要在确定专业前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与兴趣所在,上纽大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平台。

 

 Cai in front of the NYU Shanghai sign on Century Ave during his first semester.

2018年,才静远在上纽大就读的第一学期

 

高中时,才静远多次参观上纽大校园。“当时认识了许多上纽大的学长学姐,我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像他们那样思考、表达,”他说,“他们说到上纽大的包容,以及学校如何鼓励学生讨论不同的话题,探寻不同的答案。”  

 

入学之初,才静远就打算学习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方向,不过他并未因此拒绝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我刚入学时和许多同学一样,怀抱着做投资银行家的梦,所以选择了金融学专业,”他说,“但大一时学了一年的通识教育课程——譬如‘探究性写作’和‘全球视野下的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等课程,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书籍,发现金融和政治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最终,才静远决定结合自己在金融和政治领域的兴趣,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学术道路。他表示,同时学习这两个专业帮助他形成了看待、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

 

之后才静远修读了法学实践教授Stephen Harder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中国与非洲”课。在这门课上,才静远有机会把金融学和政治学这两个专业的所学付诸实践。“我们需要将宏观环境、政治条件中阻碍交易的潜在因素纳入国际投资分析的范畴。此外,我们也不能放过具体项目里的任何细节。我认为,充分理解金融和政治领域,并在二者间灵活转换,让我在分析问题时拥有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课堂之外,才静远就国际关系展开了多样探索。他在大一时选修了社会科学专业本科培养负责人、政治学实践助理教授Ivan Rasmussen的“国际政治学入门”课,并成为教授的研究助理,协助开展有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工作,分析潜在参与国的特征。“我一眼就看出,静远对这一研究领域十分感兴趣,也具备相当的禀赋。像国际关系理论、社会科学方法间的相关性这些重要的概念,他触类旁通、一学就会,”Rasmussen教授说,“我之所以最终选他当研究助理,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和求知欲,也因为他谦虚好学、勤勉奋进。”

 

才静远还向交互媒体与商学助理教授王菁寻求指导建议,他说:“王教授的研究方向与金融科技领域的人道主义相关,我对此很感兴趣,想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如何进步,就联系了她。”王菁教授建议他阅读《连线》(Wired)杂志上有关金融科技的所有文章,了解主流媒体对于金融科技的看法。这一积累也让才静远懂得理解同一问题不同视角的重要性。

 

“王教授也教会我如何批判性地阅读和看待学术文章,向我介绍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上的不同,”才静远说,“等我读研的时候,一定会不断打磨这些技能,提升自己。”

 

Cai and his classmates stand with Bettina Malone, Minister Counselor for Public Affairs at the US Embassy in Beijing in 2022.

今年初,Ivan Rasmussen教授(右二)、才静远(右三)与同学们一道欢迎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新闻文化参赞Bettina Malone

 

才静远将于明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SIPA)攻读硕士学位。他对王菁教授和Rasmussen教授给予的帮助和一路的引导深表感激,这些研究经历为他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才静远在成为Rasmussen教授的研究助理后,又在上纽大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DURF)的支持下开展了独立研究,探讨美国学术界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对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他希望在读研期间可以深入探索有关国际金融与经济政策的课题。

 

 Cai coaching his teammates in a basketball game.

才静远(中)在篮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为队员提供指导

 

才静远在课余时间喜欢打篮球,他效力于上纽大篮球队达四年之久,其中三年担任队长。他表示,正是在篮球场上,自己第一次学会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队员们来自六七个不同的国家,打球的方式各不相同,评判标准也存在差异,有些在中国视为犯规的动作,在其他国家却未必如此,”他说,“作为队长,如何调动中外队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找到归属感是一大难题。我们其实拥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赢得更多的比赛、组建更强的队伍,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打篮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身为队长,我也会在私下关心队员的日常生活,希望这能帮助他们在训练时更加心无旁骛。在赛场上,我会强调队伍的共同目标,鼓励队员们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Cai stands with his friends at the 88 Day Countdown celebration.

才静远(中)在今年3月举办的上纽大“毕业典礼88天倒计时”活动上与朋友们合影留念

 

现如今,距离毕业仅剩几周时间。回顾大学四年,才静远表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们一起生活、学习和玩耍是弥足珍贵的快乐时光。“我大一大二时的室友都是美国人,我们喜欢在闲暇之余侃侃NBA、聊聊时事。分享观点时我们真的乐在其中,虽然有时会感受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他说,“我会想念一直鼓励我大胆尝试、勇于发声的教授们,想念与我谈天说地甚至争论不休的同学们。上纽大的校园规模有限,但在这里的校园生活对我人生的影响是无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相遇,我们在包容的氛围里见证了多元文化间的交织碰撞,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世界当作学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