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赵璐

“课堂上的沉默在所难免;学生沉默之时,正是他们在求索新知。我相信这种沉默的价值。”  ——赵璐

 

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赵璐一直对人们如何思考、学习深感兴趣。通过研究中国思想史、经学、教育史、旅游史、占卜史以及科学史,赵璐探索那些经常被归为“空谈、迷信、宣传”之类的想法,揭示他人和自我的能动性。

 

在2018年秋季加入上纽大之前,赵璐曾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其间,他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研究占卜史。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来到上海后,他找到了观察人们如何相遇互动的绝佳场所:上海历史上最悠久、最著名的寺庙——静安寺。在这所千年古刹的历史上,旅人在此寄宿,学生在此备考,本地民众庆祝节日,游客观光朝圣。

 

近日,赵璐教授在静安寺接受了上海纽约大学《滙报》的采访,并分享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历。

 

问:您是如何成为一名历史与占卜学学者的?研究的起点是什么?

 

我研究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本科学习初期,以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生时代,我对儒家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毕业论文对秦汉时期的乌托邦构想“天下太平”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探讨中国汉代文人如何实践五经所记载的圣人之治,从而使汉代获得太平之治。

 

获得博士学位后,我曾在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国际人文研究院(IKGF) 担任研究员。其中一个研究课题为《命运、能动性及预测:东亚文化和欧洲文化中的应对策略》,同时我也在进行其他有关中国古代占卜习俗的合作研究。这些课题促使我不断思考:“为何在科学这个尺度之下,有些预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被认为是合理的,而有些却被划分至迷信范畴?”

 

因此,我希望让自己的研究可以超越科学/迷信的二分法,将占卜视为人们应对、预测未来的创造性发明。事实上,历史和占卜代表了人类所面对的最基本的两个问题:过去和未来。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通过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尝试找到人生的方向。

 

问:最初吸引您研究古代中国教育和旅行的原因是什么?
 

这始于一个研究问题:我们能否在研究中国思想史时,不假定个人隶属于儒家、道家等抽象的知识学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笼统地将我们的邻居或同学概括为儒家信徒或基督徒。这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却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比如所谓“儒家文化”这种过分概括的说法。

 

我希望能以个人能动性为研究的切入点。由于旅行和教育的意义关乎个人的塑造和培养,所以,它们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角度。

 

问:您研究的驱动力是什么?

 

人类的能动性及其所引导的创新是我研究的驱动力。在看似不同的研究课题里,我想探究人类个体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应对焦虑和挑战。这些方式可能看上去微不足道、无关紧要、或异乎寻常,但它们都是人类能动性的体现。我希望我的研究能让人们意识到——人类正是由于具备能动性,才有可能超越客观环境。

 

问:您提到在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死记硬背是一个重要方法。但作为一名教授,您鼓励学生采取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您是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学习能动性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除了讲授历史学研究方法等技能,我还想向学生们展示孔子和相关学术研究的有趣之处。

 

虽然在课堂上,似乎是老师在主导授课、引领讨论,但实际上,学生肩负着重任。他们必须经历学习思考的过程,消化知识,并不断融会贯通旧学与新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是简单地重复信息,而是通过对知识进行重组来进行创新。

 

课堂上的沉默在所难免;学生沉默之时,正是他们在求索新知。我相信这种沉默的价值。

 

问:您希望学生从您的课程中学到什么?

 

我希望学生能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我想超越非好即坏、非赞扬即批评的二分法,向他们介绍不同的视角和分析工具,从而理解事物的不同层面。

 

在“丝绸之路历史”课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名为“Let’s!”(一起来!)的活动。为了让学生理解人类文明的不同选择,我们开展了名叫“Let’s Play Civilizations”(一起来玩《文明》)的游戏。游戏中,学生们可以在中国和中亚版图上选择一个起点,并在灌溉、畜牧、采矿、航海、写作、射箭和土建中,挑选两项作为起始技术。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向同学们展示其所选的起始地点与技术,将如何影响他们随后在军事、宗教和经济领域上的发展。很快,一些学生走上了游牧部落联盟的发展道路;一些学生倾向于中国汉代的发展方式;还有学生采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的策略。

 

通过“Let’s!”系列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更设身处地地体验了文明、宗教等的发展规律。

 

问:未来您将开展哪些研究计划或项目?

 

我最近一直以“怪”为中心,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孔子的各种非正统形象。我之前已经写过孔子在汉代作为先知的形象,以及六朝时期的“驱魔者”和唐代卜者等形象的文章。

 

我计划继续研究孔子的其他形象——明代军事将领以及清代的神明。这一研究在于展示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孔子与官方宣传的不同。此外,我会将这个项目带入课堂,为学生解读孔子的多个形象,包括最正统和最奇特的形象。

 

本次采访因篇幅限制有所删改。

 

--

点击阅读对话数学教授Pierre Tarrès对话哲学教授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