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来导航!一门最上纽的必修课

banner
2023年12月 7日

在上海纽约大学,“小班教学”是常态。

但有一门课,采用“大班讲演+小班研讨”的独特授课模式。

初代讲者是上纽常务副校长雷蒙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时任上纽联聘教授Paul Romer

课堂探讨的话题和阅读材料横贯中西、纵跨古今,有诸子百家、鲁迅著作,也有《理想国》《资本论》《科学怪人》《圣经》《吉尔伽美什史诗》......

这门课与上纽一起成长,每届学生与它的“爱恨情仇”,成为上纽校友的集体回忆。甚至学校十周年校庆之际,这门被大家称为“GPS”的课应邀重现。

4
4
左上:上纽十周年校庆之际,雷蒙校长在“重现GPS课”活动现场
右上:参与“重现GPS课”活动的校友们
左下:参与GPS设计与授课的Paul Romer教授
右下:衞周安教务长参加十周年校庆的校友返校活动

 

此“GPS”就是占据每位上纽新生对学校初印象的“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ety)。

作为上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之一——社会和文化基础课程的一部分,GPS是每位新生的必修课,为时一学期,授课语言为英文,目标是让学生接触、了解古往今来伟大思想家的思想理论,逐渐掌握思考、理解世界的不同方法。

7

 

GPS课难于上青天?

中国人读英文版《道德经》是怎样的体验?答曰:“最熟悉的陌生人。”道理我都懂,读着真别扭。

读英文原著,英文为母语的外国学生也不轻松。有人吐苦水,每个单词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解其意了。

身为GPS课程设计者和授课教授,雷蒙校长说,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两种阅读形式。一种是单纯的接受性阅读,在你阅读时,对所读之物全盘接受;另一种则是对抗性阅读,阅读时,你会有不同意、不喜欢的地方,往往非要找出一些不对之处,然后拒绝接收,甚至以后不再去想。

而GPS课程想培养学生进行第三种阅读:批判性阅读。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字字计较”,而非不求甚解。“虽然知道作者可能与你的想法不同,但你依然想知道他对世界的看法,同时会想象另一个和作者拥有不同世界观的人会如何回应,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又会如何表达各自不同的意见。”

每周,GPS课程的阅读量大约为50到60页。读毕,不仅要参与小课讨论,还有写作任务。“阅读本身能让人在较深层次上学习;如果需要讨论,那学习会再深一个层次;如果必须写作,学生对文本的投入度将达到最深层次。”雷蒙校长如是说。

GPS的大课,由两位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共同教学

讲台有时就像二人的辩论场,不认同彼此的观点时常发生。雷蒙校长认为,“我们不要求学生记住老师的观点,因为老师们的看法会不一致。关键在于我们对概念的塑造,即对重要问题认真开展智力探索。”

GPS的小课,则是16位学生一个班,由博士后指导教师带领,探讨大课的主题和文本。学生必须亮出个人观点,用英语表达和讨论。

消化文本已不易,还要总结独特观点。有人认为是时候展现自己的“博闻强记”,却一不小心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背书机器;有人则不懂发表见解的意义,一是觉得“典籍哲思历经时间的洗礼,还能质疑正确性?”二来觉得“自己的观点浅薄无深度,真的有必要说出来么?”

学习模式的改变与肉眼可见的高要求和阅读量,对许多刚刚脱离高中生涯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一场冲击。雷蒙校长就调侃道:“执教GPS这些年,有一位学生在做期末报告时紧张到当场晕倒。不过,也就这一位。”

 

3
左:GPS课修读期间,新生经常求助学校宝藏部门学术资源中心(ARC),学生能预约学业指导,提升学术英语水平
右:英语写作学业指导老师Kenia Sophia Garcia Ramos(右)指导学生完成GPS阅读作业

 

老师那一头,要教好GPS这门课,也不容易。

GPS课现仅在大一秋季学期开设。曾担任大课主讲教授的衞周安教务长透露,为了每周两次的大课,每位教授每周平均备课三到四天。

春季学期则是课程研讨期。两位教授和15位博士后研究员共同为下一届新生的GPS课做准备。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后研究员在跨学科座谈会上展示个人项目,为内容设计拓宽思路。

GPS大课主讲教授每三年一轮,两位教授“错峰”轮换,以“老带新”的方式延续传统,并注入个人风格。

2023年秋季学期,上纽当代全球媒体副教授Anna Greenspan和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赵璐搭档成为GPS大课主讲教授。

Greenspan教授坦言,有些文本,她也是第一次读,“大课+小课”的授课模式,她第一次尝试。“我很享受阅读的过程,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本身是令人兴奋的。但如何将这种兴奋等量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同时带动博士后研究员的积极性,增强大课和小课的联动,就难了。”

赵教授说:“参与GPS项目的每位教授,都是愿意走出舒适区的。大家跳出各自的专业领域,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学术对话中,在关注教学的同时,心系上纽的社群建设,努力加深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学习GPS课的过程,是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课堂里中外学生各占一半,学生背景非常多元,这意味着“当你在备课中思考教学要点时,脑子里要装下全体新生。为了让大多数同学明白教学内容,以前用过的某些材料可能就不再适用了,要重新来过”。

就算“难于上青天”,老师和同学总有各自的应对方法。

学生,唯有投入时间,苦读、死磕,方能享受翻山越岭后的巨大成就感;老师,则把GPS当做磨炼教学技艺、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好时机。

 

GPS课的设计之道

从某种角度来看,GPS课相当于美国大学实行博雅教育时的人文入门课程。

“有观点认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须接触过大家之言,并为之冥思苦想,”雷蒙校长说,“不是只有读过名著的人才算,知识面广博也很重要。无论选择何种专业,学生都要去涉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不同领域的诸多思想理论。”

纽约大学有新生必修同一门文理课程的传统。上纽在此基础上,借鉴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一流高校的成功培养经验,设计出GPS课,既培养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又为学生今后在多元环境中的工作和生活赋能

解决问题是人的本能。GPS课的重点不在解法本身,而是“授人以渔”

“一开始是老师问学生答,慢慢的,学生会变得主动。”赵璐教授说,“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会思考:儒家思想怎么看、柏拉图怎么看,综上所述,我会怎么解决。GPS给予的不是具体解法,而是思考工具。”

两位教授共同教学是“建模”的过程。GPS前主讲教授、上纽哲学副教授Brad Weslake说,学者接触学术材料时,其思维和对话形式是如何通过材料连接并发生变化的,往往只可意会。“向学生直接展示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的对话方式是什么样的,比单纯用语言描绘要有效的多。团队教学有助于亲身示范,两位教授在台上直接辩论,这就是很好的例子,还令学生印象深刻。”

小课由12到15名跨学科背景的博士后指导老师主导。他们在不同教室授课,方式不限。

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外新生一堂,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深入分析文本。“分属不同指导老师的学生,课后能互通有无,探讨各自老师和同学的别样洞察,补充看待同一话题的不同视角。”GPS前主讲教授、上纽历史学副教授Duane Corpis说。

2023年12月8日,GPS期末秀在前滩校园东楼九层举行,共121组学生参与。他们根据课堂文本和个人观点,集成小组项目,以海报、影音、画作、服饰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展示学习成果。

有人从女性、宗教和年轻一代的维度讲述人类历史上的反抗,有人借动漫之口分析实现“乌托邦”过程中的实际难题,有人以《圣经》和《道德经》的角度看人们为何相信世界末日……

学生们五花八门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打破往年单纯写学术论文的期末汇报形式后,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可感、可见。

 

2
本学期GPS期末秀现场,同学们自主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成果展示方式

 

教学研为一体,让“GPS项目的每个组成部分都能充分融入上纽”。博士后研究员参与教学,令教职群体更加完整;学生围绕GPS展开的活动,构成校园生活的一角;课程内容是学校博雅教育理念的具现,彰显育人理念的核心。

 

GPS课的“终极奥义”

多年来,GPS大课由一众深谙博雅教育精髓的教授主讲。“在各自的领域内,他们学识渊博,教育经验丰富,且能专业互补,这为上纽每一届新生创造了一场具有形成性的智识体验。”衞周安教务长说。

而围绕GPS的讨论,十年来从未停止。

在上纽这样高师生比的地方,围绕名著开展五百多人的大课,有必要吗?

每年派出两位教授和十多位博士后研究员,这样大的人力投入和时间成本,意义何在?

接手GPS前,Greenspan教授也不解其意。旁听小课时,两位学生有关全球治理的讨论,让她真正感受到了GPS的力量。两人不以说服对方为目的,耐心地倾听了彼此的观点和论据。

“当今世界,逆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她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聚在小小的教室内,自由地讨论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思想,且相互尊重。此情此景在此刻就显得尤为珍贵。”

 

2
学生们在白板上写下对GPS的“课后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刚刚“脱离苦海”的一些新生,一时半会还难以理解GPS存在的意义。衞周安教务长犹记当年大一新生抱怨时,大二学生的那句“以后你会感谢GPS的”。

“在课上学到的不同思维模式,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才会融会贯通,”2017届校友桑榕说,“刚入学那会,每次被问是否同意文中观点时,我都很诧异,因为白纸黑字的大家哲思,谁还能说它不对吗?后来我才慢慢懂得,经典文本也是在特定环境中产出的,彼时个体视角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都不可避免。”

工作多年,她愈发感受到思辨能力的重要。而GPS课上的议古论今,内容皆可迁移到课外,成为学生日后思考的养料。

2019年,准毕业生们请雷蒙校长为大家再讲一次GPS,重温初入大学、打开思维的岁月。

当校友追忆流年、大疑大悟后,这门核心课程才算完成了它在你我人生中的教育使命。

“上纽的学生群体构成十分多元,大家从不同的地方出发,而GPS让他们站到了同一起点上,从这里开始,开启各自的下一篇章。”衞周安教务长说。

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发言不怕反对、永远思考不忘学习,是一种难得的“内在自由”,也是GPS课程送给每位上纽新生的见面礼。

GPS课程蕴含的终身学习理念,是上纽师生共同的坚持。

“即使身处现在这个岗位,每天事务繁杂,我们依然没有离开讲台,我们非常重视教学,”雷蒙校长说,“任教GPS的老师们,都相信这门课是向新生传递科研热情的一种方式。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孜孜以求,将成果运用到教学中,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要停止探索的脚步。”

2024年,Greenspan教授将与上纽“卓越教学奖”得主、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助理教授Lena Scheen一起,带又一届新生走进GPS的世界。

走过十个春秋,GPS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