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与风险

2017年11月 30日

 

11月17日,上海纽约大学波动研究所举办第三届年会,探讨金融衍生品潜在的市场风险,着重关注中美金融市场。

 

本次年会由上海纽约大学金融波动研究所、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私募证券投资研究中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共同主办。对市场波动动态的研究是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进入发达和新兴市场,理解衍生品交易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变得尤为关键。

 

此次会议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提交的一百篇论文,课题涉及资产定价、企业融资、市场微观结构、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等。经过学术委员会审核,最终确认8篇文章进行现场报告,另外有5篇文章进行海报展示

 

 

 

上海纽约大学波动研究所所长、经济学访问教授王建业在欢迎辞中表示,波动研究所成立三周年之际,已实现其“就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展开研究合作,重点关注中美金融市场”的目标。

 

“中国在不断变化中。过去三年来,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日渐庞大,变得更加开放;与此同时,政策制定者与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王建业教授补充道,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已深刻改变金融业与中央银行业务,“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政策与学术问题可供研究”。

 

上午讨论结束后,麻省理工学院金融教授王江发表主旨演讲,分析了熔断机制的作用原理、市场影响和政策建议。他表示,就市场波动而言,熔断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日市场价格的振幅,但却降低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分担水平,导致条件波动和已实现波动的增加,并没能真正有效降低市场波动。通过比较中美熔断机制的实践,王江教授认为,监管层在制定政策时不应当只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上,应当深刻认识熔断机制对价格及不同类型市场波动的真正影响,充分了解熔断机制的引入导致的市场摩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Robert Engle连续三年出席上海纽约大学波动研究所年会。当天下午的讨论会上,Robert Engle教授通过具体案例,解释了系统性风险指标SRISK和系统性风险容量SRISK Capacity的计算方法。他认为,当整个金融系统已经遭受资本约束或短缺时,单个金融机构的资本困境无法通过筹集市场资金或被其他金融机构所吸收,那么这个机构的破产,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

 

Engle教授通过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波动研究所波动研究室测的SRISK和相对指标——“SRISK/GDP”、“SRISK/股市总市值”及“SRISK/上市公司总资产”,对各国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

 

“如果SRISK占GDP很大一部分,监管机构将减少纳税人的风险敞口,”Engle教授说,“如果SRISK占市场差距很大一部分,企业将不愿意出售新股,因为这将进一步压低股价;如果SRISK占总资产很大一部分,资产销售成本将变高,并可能导致减价销售漩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SRISK/GDP、SRISK/市场差距和SRISK/资产是捕捉SRISK的重要指标。“

 

 

 

Engle教授发表主旨演讲后,上海纽约大学波动研究所执行所长周欣主持圆桌讨论环节,就衍生品和市场波动进行探讨。五位学者与金融从业者,对中国金融市场衍生品的发展前景提出独到见解。


*了解上海纽约大学波动研究所的成立故事与研究目标:波动研究 预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