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上海纽约大学中文项目学生发起了“养蚕计划”,在见证约70只小生灵成长的同时,也学习了更多汉语和中国文化。
“养蚕计划”由2021届学生、学术资源中心(ARC)中文学业助理张麒麟发起。“在筹划汉语文化活动的时候,养蚕的想法一下就从我脑海中冒出来了,”他说,“很多中国人小时候都养过蚕。在此过程中,我们既学习了科学知识,也培养了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我觉得外国同学一定也会对这项活动感兴趣,所以‘养蚕计划’会是一个把中外同学聚起来的好契机。"
张麒麟向路人展示学生们一起养的蚕。“这个小玻璃箱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很多同学和老师忍不住拉着外国朋友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经验和故事。大家趴在饲养箱旁目不转睛地观察蚕宝宝,为他们一天天的变化兴奋不已时,仿佛又都变成了孩子。”张麒麟说
桑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蚕可以吐丝,蚕丝可以用来织成纺织品或填充被毯,它比棉麻更轻、更细,”张麒麟说,"蚕沙则可以用来入药和制作枕芯,蚕蛹还可以作为食材。"
不过,在校园里养动物这件事比预想中遇到了更多挑战。张麒麟先要得到中文部老师们的支持,并向世界语言项目申请资金。发现住宿管理部门禁止在宿舍内饲养活体动物后,他又向公共安全部提出在教学楼养蚕的申请。经过一番努力,项目终于成功获得批准,养蚕计划得以启动。
学生们在淘宝上订购了蚕卵、玻璃饲养箱、700多克桑叶等养蚕必需品,将蚕宝宝安置在教学楼965室的汉语角。每天两次,学生们轮流去汉语角打扫和喂桑叶,确保蚕宝宝有充足的食物。
“‘养蚕计划’设立的初衷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养蚕,借此机会学习一系列相关词汇,并通过写日记来练习写作,"世界语言项目主任Melanie Hackney说,"我们希望继续为想练习和提高中文水平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图中依次为3月13日的蚕卵、3月17日的刚孵化的幼蚕、3月25日的成年蚕虫。它们的整个生命周期为30至40天
麒麟亲自制作了包含汉字、拼音的海报和养蚕的英文指南,挂在桑蚕居住的汉语角。他还准备了一些关于丝绸之路和汉字起源的资料。
“我做了一张词汇导图,从‘蚕’字开始,引申出许多与蚕和桑树有关的词汇,”麒麟说道,“‘蚕’是一个代表汉字的象形特征和构字起源的很好的例子。它由‘天’和‘虫’两部分组成,‘天’指上苍,‘虫’指昆虫。‘虫’这个字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眼睛突出、尾巴卷曲的小虫子。‘蚕’的字面意思是从天而来的虫子,这充分体现了蚕对中国人的重要性。”麒麟表示,他希望这些小生灵能激发大家对汉语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
关于“蚕”字的词汇导图
项目自开始至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大概学会了30至50个与蚕有关的字词,还和老师见了两次面复习巩固这些词汇,”来自阿根廷的2024届学生Guido Jacubowicz说,“学习‘纟’字旁拓展了我课内外的词汇量,帮助我更多地参与讨论。”
2024届学生Guido Jacubowicz(图中)与同学们一起喂养蚕宝宝
项目的下一步是什么呢?几周后,蚕宝宝将完全长大,结成椭圆形的蚕茧。随后,待桑蚕吐丝使蚕茧变成白色,学生们就能准备收获最终的蚕丝了。大家对此尤其期待,甚至还提议用结成的蚕丝给学生事务部主任彭汉智(David Pe)做一条丝绸领带。有兴趣亲眼见证蚕宝宝成长过程的同学,可前往世纪大道教学楼965室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