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红色人生

2017年10月27日

 

10月24日,普利策奖“现场新闻摄影奖”得主刘香成做客上纽大,回顾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用镜头记录处于变革中的中国与前苏联普通人的经历。活动由上海纽约大学艺术教授芭芭拉·爱德斯坦主持。

 

刘香成生于香港。1975年,在纽约市立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选修了摄影课,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刘香成对摄影的兴趣与日俱增,不过当时,他并未想到新闻摄影会成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不曾预料到,自己会成为美联社的驻外记者。

 

摄影生涯中,刘香成先后被派驻北京、新德里、首尔及莫斯科。“在前苏联工作与生活的这段经历,是我摄影生涯中的关键时刻,因为得以见证了并记录了它历史性的解体过程。”

 

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刘香成接到时任CNN总裁Tom Johnson的电话,让他当晚七点前往克里姆林宫。抵达后,刘香成抓住机会拍摄下当时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的历史性瞬间。正是这张照片,让刘香成获得了来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不过,刘香成更多广为人知的作品都关于中国。他镜头下的经典瞬间,包括故宫前,穿军大衣的小伙子挥舞着可口可乐玻璃瓶,一位刚做过双眼皮手术的女士,这些都成为一个时代的画面。他的作品大多被收入《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1983)及《《壹玖壹壹: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的百年影像史》(2012)两本摄影集里。讲座上,刘香成分享了另一张关于中国的代表作品——借着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为高考而彻夜复习的女学生的照片。

 

2014年,刘香成从北京搬来上海,在西岸文化走廊创建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自2015年启动后,这里成为上海各大摄影展的首映展馆,展出国际国内顶尖艺术家的摄影作品。

 

“我希望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能够推动关于独立摄影的对话,”刘香成与学生分享道,“对我来说,一张照片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感情与触动。所以,我们需要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大胆地用摄影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