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下的上纽生活

本学年是蓝于婕在上海纽约大学就读的最后一年。从入学第一天起,她就一直在用画笔勾勒、记录着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她眼中,哪怕是细枝末节也蕴藏着无限灵感——无论是美国室友的法式编辫、庆祝圆周率“π”日时的美食派,还是华盛顿海外学习中心的经历、令人叹为观止的国会图书馆,或是学习西藏唐卡艺术的笔法临摹取经。

蓝于婕来自成都,是上纽大世界史(全球中国学)专业的大四学生,也是学校今年入围罗德奖学金终轮选拔的两位学生之一——罗德奖学金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奖学金项目,今年全国仅有14位学生成功入围终轮选拔。

近日,她向我们展示了绘满一日三餐、花草树木、旅途风光的手账簿,分享了自己在上纽大的四年时光。

 

 

tracey

 

 

你画的哪副作品最能引起上纽学生的共鸣?
 

 

tracey


这两幅是我与室友共同的记忆——左图是大一的时候,美国室友帮我梳完法式编辫后的自画像;右图是世纪大道上盛开的樱花。我们都喜欢坐在教学楼前的草坪上,享受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tracey

 

我还画了校园咖啡店里我的最爱——苹果蘸花生酱,这是经典美式搭配。在国际圆周率“π”日,上纽大供应了不同口味的派,当时是我第一次庆祝这个节日,至今我仍记得椰子奶油派的味道。

 

你很有绘画天赋,是不是受家庭环境的熏陶?

我父母是高中时代的美术生同学,大学也都是美术专业。母亲精通国画,父亲早年也研习国画,后来学了油画,一直到现在就主要画油画了。我爷爷在业余时间也作国画、写书法。我父母觉得,画家不会教自己的孩子画画,所以我从小是跟着一位美术教育家学习的。

我读高中的时候是学校文学杂志的插画师,甚至有幸为《我的成都》一书绘制插画,这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故事,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来上纽大读书后,我会将参观艺术馆、博物馆后的见闻感悟记录在微信个人公众号生為藝術BornForArt上,也会通过B站的个人频道,用三种语言探讨艺术真谛、记录校园生活、抒发对西语学习的热爱——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在各个平台与他人分享这些故事。

 

tracey

 

是否考虑过报考美术院校?最终为何选择上纽大?

在中国,要想考上艺术院校,高三这一年通常是要在艺考集训班中度过。高一高二的暑假,我母亲也送我去参加了艺考培训班,我每天沉浸集训的紧张氛围之中。同学们经常通宵达旦地练习,从早上七点画到凌晨一点,训练强度非常大。

这段经历也让我发现自己并不想以美术为专业:当兴趣成为赖以生存的工具,一切就可能变了味。艺术于我而言是很个人的感受,我不想以此“谋利”或者视为专业,不想让艺术成为金钱或分数的附庸。我想让我的艺术创作简单纯粹一点。 

我的确也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入学考试,这座地处北京的艺术高校是我父母梦寐以求的大学。最终我的美术学专业成绩全国排名第二,艺术理论全国排名第七。得知我的艺考成绩之后,父母跟我说我成功帮他们圆梦央美。不过当我选择放弃中央美院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反对,甚至表示支持我的决定。上纽大所倡导的“让世界成为课堂”深深吸引了我。在我看来,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更为重要。

 

tracey

 

你如何用绘画作品呈现上纽大生活?

 

上纽大的各类活动和众多美食是我的灵感来源,这些都与合作伙伴、活动组织参与、项目工作息息相关。

我在大一大二时参与了Beauty Industry Club、TEDxNYU Shanghai等多个社团。有人问我提高活动参与度的秘诀。坦白说,秘诀就是“免费的食物”啦!

 

tracey

 

在上纽大全球中国学专业的支持下,我协同主理名为“对话中国”(Conversations on China)的活动,活动形式是小组讨论会。最近的一期讨论会,我们讨论了民族外貌和语言预期。上图是我的B站视频截图,记录了学期末我和全球中国学专业的师生员工一起吃饭的餐食。当时的笑声、掌声,还有我感受到的归属感,都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tracey

 

去年,我担任了上纽大历史学助理教授Heather Ruth Lee的助理研究员,研究项目从餐厅这一视角切入,聚焦纽约移民发展史。上图画的是我们的一次聚餐,我们和不同小组一起讨论研究课题。
 

 

 

 

tracey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上纽大历史学教学助理教授温爽口述历史暑期实训研修项目(Oral History Apprenticeship),借此机会了解了口述历史这一重要方法,特别是这一方法对社会历史学家的重要意义。我深受启发,也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运用口述历史访谈法。实训项目每堂课都会提供不同的茶点,我用画笔记录了其中一次课上的小吃。美味让我对学习口述历史更增加了一丝期待。

我对口述历史的兴趣可以追溯到高中时代,那时候我常和祖父祖母聊起他们的峥嵘岁月,如今也看到了那些经历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哪怕是饮食的口味偏好都能体现一二。我觉得这也使我在艺术作品中更关注食物。在上纽大的日子,我用画笔画下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它们或新奇有趣,或意义重大。

 

 

 

tracey

 

今年暑假,我还参加了上纽大的“朝颜少年成长计划”夏令营,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参与活动的流动儿童,告诉他们怎样建立团队和表达自我。活动中,我也会画些随笔,记录当时当刻的生动瞬间。

 

 

 

tracey

 

 

你在纽约或者在华盛顿参加海外学习的时候,有什么激发了你的艺术灵感?

 

2019年,在纽约的那个夏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譬如在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进行了3个小时的真人秀音乐剧彩排,参观博物馆,看音乐剧,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纽约客。

 

 

 

tracey

 

 

我记得在纽约大学的博斯特图书馆看到一本小说《富人问题一箩筐》(Rich People Problems),它鲜艳的封面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读过以后,用我收集的废旧包装重新做了封面。

 

 

tracey

 

有趣的一刻:我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示纽约大学校园卡的时候,被告知不用买票,我可以支付任意金额,因为我也是一名纽约客。作为纽约大学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在纽约这座城市也有了归属感。那天,我在大都会博物馆待了一整天,一边参观一边作画。

 

 

 

 

tracey

 

我在华盛顿海外学习的第一天,从学校提供的贝果早餐开始。后来,学校老师带我们去塔吉特百货买日用品。我决定步行回去,一边探索,一边用彩色笔绘出我脑海中的这座城市。

 

 

 

 

tracey

 

还记得在纽约大学华盛顿海外学习中心,我和导师Viktoria会面时,决定一起参观美国国家肖像画廊。在花园里,我们一起讨论我暑期实习的申请文书。趁她阅读文书的间隙,我画下了园内的植物。

 

 

 

tracey

 

新冠疫情在美国暴发后,我回国了。回国后,我为纽大华盛顿海外学习中心设计了樱花帽衫。这些帽衫被送往世界各地纽约大学同学的手中。华盛顿海外学习中心还上传了一张狗狗穿帽衫的可爱照片。

 
 
tracey
 
 

你现在在做什么?未来有什么计划吗?毕业后想做什么?

这学期,我选修了教务长衞周安教授的“中国历史中的食物”这门课,借机回顾了从小吃的食物,思考了从不同的角度以食物来理解历史的方式。我目前正在研究晚清和民国时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番茄,以及中国人对番茄的态度如何反映他们对西方文化和现代性的理解。我希望通过食物和日常物品进一步解开这些细微差别的奥秘,探索人类的历史。

申请罗德奖学金的过程帮助我理清未来想做什么。我发现自己对社会历史具有特殊兴趣,也想深入了解历史上中国人真正的日常生活。我很想成为一名跨文化传播者,为人们提供讨论的平台,并与不同的媒体分享自己的故事,让人们听到自己的声音。

下学期,我准备去西班牙马德里参加纽约大学的全球实习项目,我将继续学习西班牙语。之后,我想继续深造,成为一名学者和教授。不过,我对各种各样的机会一直保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