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首届校友吴雨蔚:快消大厂市场人养成记

 

上海纽约大学创校生吴雨蔚,自2017年毕业后,进入市场营销领域工作五年有余。数学专业的她,在本科期间一步步发掘出对市场营销的热爱,而后投身理想行业;职场中,无论是在欧莱雅、联合利华这样的快消大厂,还是自主创业,她都在挫折和成就中,慢慢提炼出了自己的工作逻辑与信念。

如今,她决定重返校园,沉淀、充电,迎接新的挑战……而在此之前,她和我们分享了这些年在校园和职场中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感。

 

01 从数学到市场营销

进入大学的吴雨蔚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既不想被一些主流观点左右,也不敢贸然踏入未知领域。经过权衡,她最终选择了数学作为专业,“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在我有方向之前,可以为各种可能性打下良好基础。”

上纽大在专业和课程选择上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专业不但没有限制她的跨学科尝试,反而激发了她对兴趣的积极探索,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大一暑假 ,吴雨蔚通过学校职业发展中心(CCD)的项目进入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实习,初次接触了关于零售和营销的咨询项目。她发现,数学专长,原来可以这样应用在商业领域。

她很快就在大二选修了商学部主任、全球杰出商学讲席教授陈宇新的课——市场营销概论(Introduction to Marketing)。“陈教授是我的榜样,他也是从基础学科转市场营销的,又在顶尖商学院任教。这么厉害的教授开设了我正需要的基础课,我毫不犹豫就选了。

在这门课上,吴雨蔚第一次系统性学习了市场营销知识,陈教授也十分鼓励她对领域的深入探索。“我大三时要前往纽约校园进行一年海外学习(Study Away),想找斯特恩商学院教授做研究,他就鼓励我去学院官网上查询教授信息,主动给感兴趣的教授发邮件。”

吴雨蔚由此加入了纽约大学市场营销学副教授Masakazu Ishihara的团队,运用经济模型研究日本电子游戏一手市场对二手市场的影响,其间不仅学习了编程等新知识,还在研讨会与众多优秀博士生交流,这对一名本科生来说是十分难得的科研体验。

同样是在海外学习时,斯特恩商学院的“数据驱动市场营销”(Data-driven Marketing)课让她了解了数学、计算机科学这些理工学科可以如何与营销结合,“我认识到营销不仅是感性的创意,还是一个可以用大数据去分析的理性的东西。
 

Wu Yuwei Alumni Voices 1

这些体验让她一度想要投身市场营销研究,不过最终,她还是选择先迈入职场,因为“没有在行业内实际工作过,一时有些不知道要做什么研究”。

 

02 打破职业信息差

为了让自己对市场营销的认知更落地,也为了让日后的研究更有的放矢,吴雨蔚开始了有目标的职业探索。在CCD的“职业导师项目”(Mentor-Mentee program),她找到了自己的“人脉”。

“职业导师”,即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纽约大学全球校友,他们将自己在职场中多年的积累分享给学弟学妹。

吴雨蔚的导师是一位在互联网大厂负责金融产品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校友,恰巧,也是她华师大二附中的学长,可谓“亲上加亲”。

吴雨蔚时常向他请教各个行业、公司的情况,这对于尚未跨入职场的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直接获取行业信息的机会。

“我们每隔几周有一次谈话,我会问他互联网、金融、快消这些行业是什么样,一些公司和岗位具体做哪些事。他给了我很多有用的信息和职场发展建议,还推荐了一些好上手的实习。”吴雨蔚回忆道。

“我觉得大学生和职场间总是存在信息差,如果不了解每个工作在做什么,以及自己是否适合,会在职业发展上绕很多弯路。”吴雨蔚说。而这个项目相当于在学生和一线工作者间牵线搭桥,打破了这个信息差。

后来,正是在导师的鼓励下,吴雨蔚在大四找到了联合利华市场营销研究方向的实习,而那里也成了她第二份工作的东家。

 

03 把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

吴雨蔚对数字敏感又对快速消费品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欧莱雅电商销售岗位作为职业起点,“这份工作需要调动专业知识,去达成生意指标,涉及创意、数据分析、客户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目的性强,对我来说很有挑战。”

结果导向型的工作,既能最大程度激发能动性,也会带来巨大压力。吴雨蔚承认,自己学习生涯没遇到过太大的挫折,面对初入职场时的环境和身份转变,以及有时无法达成的业绩,也会陷入低落和自我怀疑。

但工作中总有一些富有成就感的时刻,让她更加确信了自己对市场营销的热爱。

在欧莱雅销售岗磨炼一年半后,吴雨蔚加入了联合利华的渠道营销部门,从面对电商这一单一渠道,转为负责多渠道的平衡与整合,渠道选择、预算分配、商品定价等,都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吴雨蔚看来,这份工作中涉及的许多经济学模型问题,让数学专业的她更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且工作内容掌握着许多生意的走向,跨部门连接强,“很有价值,也让人很有成就感”。

初次完整跟进新产品线诞生的经历令她印象深刻,“联合利华会把不同品牌的同一品类,比如洗发水,放在一起管理。而我当时的项目,则是借鉴了美妆品牌的思路,将同一品牌的洗发水、沐浴露、磨砂膏、身体乳等不同品类做成一条完整的产品线,推向市场。”

 

Wu Yuwei Alumni Voices 2


“这是一个十分创新的项目,又是我第一次完整参与从品类整合到系列上市的全过程,就像自己生出来的小baby一样,对它有特别的感情。”吴雨蔚说,“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做市场营销,一定要把亲手培养的产品当成一个小孩去关心照料,对品牌有足够的热爱。

吴雨蔚也将自己积累的市场营销经验运用在了创业中。

她曾与朋友合伙将传统茶文化与年轻人社交空间的概念结合,创办了茶吧品牌,“我们的商业模式类似酒店,需要把包厢填满。而我作为市场营销负责人,最大的贡献就是通过引入桌游、剧本杀等吸引年轻人的娱乐形式,以及与餐饮等类目进行异业合作,为空间吸引了更大的客流。”巅峰时期,茶吧在上海共有六家分店,后来因为遭遇疫情等问题,业务无奈按下暂停键。

经历过低谷与高光,吴雨蔚不断成长。

“我们在相对自由的教育环境里呆了四年,遇到不同观点,习惯了直接表达、讨论,而这种沟通方式在职场有时是不太适用的。”这种校园与职场环境的差异带来不适,却也促使她发展自身的适应力与灵活性,“我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纠结,才逐渐总结出该如何更好地沟通不同的观点,管理上级的期待,合力将工作做好。”

同时,想在一个领域内生根发芽,也要耐得住寂寞,潜心积累。“上纽大的学生都很优秀,难免会产生同辈压力,互相比较。但工作,首先就要放平心态,因为处理压力的方式,以及眼界和格局,才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吴雨蔚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些人20岁就赚到了第一桶金,有些人则很晚才找到合适的位置,你比别人早或晚都正常,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04 回归校园

虽然2017年就已经本科毕业,但吴雨蔚的身影还是会时不时出现在校园。

“学校组织的校友活动,我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我曾主持过市场营销行业领袖座谈会,也在迎新周作为嘉宾给新生分享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吴雨蔚说,“因为我自己十分受益于上纽大的资源,所以我愿意把我的经验也分享给学弟学妹,我觉得这十分有意义。
 

Wu Yuwei Alumni Voices 3

吴雨蔚(右)在2018级迎新周作为校友代表与新生分享经验

 

她观察到,上纽大融贯中西的多元文化,使得毕业生既拥有比传统高校学生更突出的语言能力,又比留学生多了一分对国内环境的了解与适应,大家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在职场中争取更多的展示和锻炼机会。她也鼓励立志于市场营销的同学,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行业敏感度。

如今,吴雨薇决定带着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思考,有目标地重回课堂。目前,她已离开了工作岗位,专心准备研究生申请。

“之前的创业经历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商业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知识经验较为薄弱,所以在市场营销之外,我想朝更宏观的商业方向前进,看看更大的世界里是不是有更加有趣的东西。我也许会朝着自己目前熟悉的方向深耕,也或许会有一些创业的想法,不给自己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