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018届校友刘令仪

上海纽约大学2018届毕业生刘令仪,本科期间主修世界史(综合人文)专业,辅修艺术史专业。

虽然如今走上了艺术史研究的道路,但入学之前,高中理科班背景的刘令仪本想学生物科学或商科专业。直到大一选课,碰巧选了一门“亚洲电影研究”课时,她才有了全新的专业方向。“上了这门课后才发现,原来我对人文方向很感兴趣,也相对擅长这一领域的学习。”

刘令仪与我们分享了上纽大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如何帮她循序渐进地确定了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在伦敦的学习生活……

 

当初为什么选择上海纽约大学?父母和身边的老师同学,是否支持这一决定?

我高中是北京汇文中学的。记得当时我是看到了俞立中校长要来北京做招生宣讲的消息,对上海纽约大学的中美合办大学的理念很感兴趣,就和母亲一起去了。听完俞校长和招生办工作人员对学校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的介绍,感到很心动,并且对海外学习这样的设置很向往,就递交了书面申请。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选择上海纽约大学,还是校园日活动的招生环节。校园日活动包括模拟课堂、英文写作、团队活动、个别面谈等,这样全面考察和衡量学生的模式是其他传统中国大学所没有的,让我觉得新鲜有趣,富有挑战。在24小时的时间里,我遇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大家热情友善、思维活跃,很快就熟络起来。我觉得这样的校园环境和氛围非常适合自己,所以坚定地选择了上海纽约大学,家长也很支持我的决定。

 

liu lingyi1

在上海纽约大学读书期间,刘令仪(左二)参与策划学校美术馆的一个活动

 
 

进入上海纽约大学后,觉得学校是否符合你的预期?一入学时的全英文教学环境,以及课堂讨论与演讲、阅读海量经典文献、学术写作等,是否对你构成挑战?

我觉得刚进大一时,学校的课程设置如同一个搭建“脚手架”的过程,让我逐步通过各门衔接有序的课程的学习、训练,探索学业兴趣,获得进行学术研究与思考的能力。举个例子,作为中国学生,一开始我们会修读一门叫“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强化课程,这门课程不同于常规的语言培训课,而是专门培养学生在不同学术场景下,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学术讨论、学术写作、演示陈述等,并注重训练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能力,让学生具备知识移植和转化的素养。

当时,这门课的老师Brandon Conlon,从上课如何自信发言,一篇论文的结构是什么,做演示时如何用眼神与听众接触等最基本、最细节的地方讲起,再教给我们很多方法论的知识,让我们深入思考,付诸实践。这给我之后修读不同学科的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本科四年的前两年,主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核心课程的培养,通过社会文化、自然科学、数学、算法思维、语言及写作等六大课程板块,让学生打造一个完整的知识基础,并在接触各个学科领域后,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或方向。对于这一点,你的个人体会是什么?

上海纽约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让我受益良多。高中时,我读的是理科班。进大学之前,我想学生物科学或商科专业,但大一选课时,碰巧选了一门“亚洲电影研究”课,没想到,正是这门课确定了我大学的专业方向。上了这门课后才发现,原来我对人文方向很感兴趣,也相对擅长这一领域的学习,于是,我放弃了学习生物科学或商科的念头。

和普通中国大学入学前就选定专业相比,上海纽约大学前两年的通识教育,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个人潜在兴趣。我很享受前两年的学习,因为我不属于某个专业,而是有充足的机会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这是对眼界的开阔,也不断塑造了我之后的发展道路。

在通识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学科其实是互通有无的,这逐渐培养了我跨学科看问题、做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角度。跨学科这个概念时下在诸多领域正当其时,但若谈及能创造一个环境,真正把跨学科思维方式运用到实际学习研究中,则离不开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通识教育体系。

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很多不同的技能,为我打开了了解世界的一扇扇窗。例如,大二的时候,我们需要修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板块之一的科学基础核心课程。于是,我选了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课,其中涉及基础编程。虽然课程内容不难,但让我对计算机科学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打开了我的认知。很多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呆久了,可能只专注于这一个方向,从而对很多其他领域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虽然不一定是偏见,但这种想法可能会固化我们的思维。

上海纽约大学的通识教育让我们接触不同的领域,哪怕不是很深入,但会让我们学习到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思维方法,从而打破先前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哪怕暂时没有用武之地,也能潜移默化地拓展我们的视野。而这本身也是对传统教育极强功利性的一个挑战。

 

liu lingyi2

在纽约进行海外学习的一年里,刘令仪相对系统地修读了艺术史课程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能早点确定专业方向,就能就这个专业多学两年,这样学得更扎实、更深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就这个问题,我想从我个人的经历出发,谈谈四年来从选专业到深入探索所学专业的过程,以及这如何帮助我锁定研究生方向。

我的专业是世界史(综合人文),这是对于人文学科的综合学习。也就是在大四写毕业论文前的整个阶段里,我们可以选择文学、历史、哲学、电影等不同领域的课程。正是因为被给予众多选择的可能性,我从中得以慢慢发现、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最后的论文主题。

从大一修读“亚洲电影研究”课对人文学科产生兴趣开始,大二的时候,我修读了Francesca Tarocco教授的“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课,这门课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开始讲起,介绍了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这门课上,老师带我们去了上海的很多美术馆、画廊。于是我的兴趣点从电影这一特定媒介,扩大到更广泛的艺术研究,并在大三海外学习时,前往纽约这座艺术之都辅修艺术史专业。

在纽约海外学习的这一年,我开始相对系统地修读艺术史课程。大三暑期,我的“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DURF)做了关于中国“85美术新潮”运动的研究。此外,我修读了欧洲中世纪历史、中国近代史等历史课,这让我有能力将研究对象放回历史框架中,探讨它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我的学术思路也逐渐清晰明朗,毕业论文选取了“85美术新潮”的两位艺术家的早期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基于一路以来的学习经历,加之咨询了教授的意见,我决定深造艺术史研究生项目。我所就读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亚艺术史与考古及日语研究生项目,让我可以在区域这个小环境概念中,研究民族历史及其衍生品——艺术作品的演变。总结起来,从大一到研一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宽到窄再拓宽,但总体由浅入深的过程。我认为,这是一个系统科学、循序渐进的专业选择过程,也给我们更多空间和时间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你提到了大三暑期申请了上海纽约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DURF)项目。作为一名本科生,当初为什么会想着去做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是学校培养本科生科研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项目对于未来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是很难能可贵的机会。“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类似于一次试水,让我们在本科阶段就开始熟悉申请项目资金、开展项目研究等一系列将来作为研究者可能需要面对的过程。

本科学习阶段,同学们一般忙于上课,不太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自己的研究。这个项目激励我们在课余时间探索各种新的想法,并将想法付诸实践,有头有尾的完成。所以,这不仅是一个慢慢培养学术研究意识的过程,也是对青年人做事情完成度的一个鼓励和鞭策。

我“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的两名指导老师Pepe KarmelBoris Groys,都是很有学术见地的艺术史学者,也是我在纽约进行海外学习时的授课教授。当时,我协助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做了一些整理资料库档案的工作,从此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和人生观点可能都有所不同。学校也规定,每位新生均有一名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室友。学校的这种多元文化环境,对你有什么影响?

大一时候,我住的是三人间,室友是一名中国同学和一名波兰同学。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自然有所不同,但正是在不断调和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了成长。这样一起生活、互相了解的宝贵经历,是在单一的学习环境中不会获得的。

很神奇地是,就在前几天,我在脸书上得知这位波兰的同学来到伦敦工作,于是我们就约着见面吃饭。见面时,她还提起大一刚住在一起时,她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喝热水,因为在这之前她从没见过有人喝热水。在我看来,来自不同文化、家庭背景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一杯热水或一杯冰水。而上海纽约大学的多元化环境教会我们为了容纳彼此,适当地升温或降温。走出舒适圈的过程大概都伴有些许不适感,但最后我们会发现,做一杯温水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liu lingyi3

在研究生项目的日语课上,刘令仪(右二)和同学们一起学折kabuto(武士兜)

 
 

能不能讲讲现在在伦敦读研的学习生活?和本科学习有什么不同?

现在,研究生阶段是系统性的学习训练,例如会注重培养我们的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这也是艺术史学者的必备技能。同时现有的学习氛围也鼓励我们多看,并最好能接触实物。因为学校离大英博物馆很近,走路不到十分钟,所以我们课上会经常组织集体去那里观展。伦敦还有很多拍卖行,正式拍卖会前通常有一个对公众开放的预展,我们可以非常近距离地观摩甚至有机会触摸实物。

想要做一名艺术史学者,记忆也是很关键的,需要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网络以便为将来学习中遇到的不熟悉、不了解的艺术品提供对应参照物。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阅读、观展,以及有意识地去记忆,这样,才能积累成体系的样本,方便日后的比较研究以及知识网络的不断拓宽。

目前,我每周的时间安排得都挺满的,因为我的项目要求我在正常艺术史课程之外,每周再学习10小时的日语课程。选择东亚艺术史和日语相结合的两年期硕士研究生项目,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东亚艺术。中国古典绘画也对日本近代艺术,特别是江户时期的绘画门类影响很大,所以日本一直以来对中国古典绘画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加之我对日本近代艺术也很有兴趣,所以我希望通过日语的学习,将来能具备阅读一手文献的能力。

除了上课,和在上海纽约大学一样,我会去听一些讲座,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展。伦敦的展览很多,我尽量要求自己至少每两周看一个展。4月,我将去伦敦的拍卖行齐仕阁实习,参与他们5月拍卖活动的筹拍、拍卖以及拍卖后的一系列工作。作为研究生项目的一部分,今年暑期,我将前往日本京都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语言学习。希望到时候有机会去参观当地的古寺庙和博物馆。下一学年,回到伦敦继续学业之余,我会继续探索艺术领域的不同职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