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知名建筑艺术大师王澍教授做客上海纽约大学,以“人·岁月·生活”为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学校大礼堂座无虚席,约600名师生员工及校外观众共同聆听了王澍的精彩分享。
本次演讲是“上海纽约大学碧云资本卓越讲堂系列”(NYU Shanghai Green Court Distinguished Lecture Series)的第二场,该系列讲座由碧云资本基金会赞助,旨在支持上纽大邀请世界级知名学者来校举办年度公开讲座。活动由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Jeffrey Lehman)主持,并由来自碧云资本的赵女士致欢迎词。
“1997年,王澍和陆文宇携手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他们开创了一种建筑表达形式,以此为基石,当代建筑设计尊重并融入了地方传统与工艺,频繁地复用历史建筑材料,巧妙地将现代与往昔、建筑与周遭环境紧密相连。”雷蒙校长在开场辞说,“这一理念在他们的建筑作品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多年来,二人深耕建筑设计领域的同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杰出建筑师。”
演讲开篇,王澍展示了北京、上海及杭州新城的照片,画面中高楼大厦与传统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他提出了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城市的生长细节抹去后,怎么找回来?乡村的生长细节抹去后,怎么找回来?
他热衷于观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住户在门口造一个小花坛,种一盆花,摆一个鱼缸,我都能看上半天。在这些看似没有人设计的、不知名的、琐碎的城市角落中,我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
他“关注材料与结构的人性”,在设计中青睐采用当地材料及手工艺技术。2008年落成的宁波博物馆便是王澍设计理念的一次诠释,是他“新乡土主义”的代表作。博物馆外观模仿山的片断,外立面是约1.2万平方米的“瓦爿墙”,材料来自旧城改造时废弃的旧砖瓦、陶片等。
这一设计灵感汲取自宁波周边乡村的独特建造技艺——将众多不同材料混合堆砌、压碎重组,用以造房。作为“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王澍深入探究这一技艺背后的逻辑,“想在现代建筑上重新恢复这样的工艺”。
“建筑是可以提供视野的。”将多样化材料纳入设计,使他意外发现,建筑并非“纯个人意志的表达,它是由很多双手参与的公共事件”。由于材料种类繁多、施工条件受限等因素,建筑师的设计图纸,往往难以在其完全掌控之下,化为现实。“偶然间,我触及到了生活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微妙联系。”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并肩而立”,自然会产生对话。而“这个时代,因为越来越多快速的建造和复制,所有东西都是新的,很像快消品。就连建筑,也难逃此命运。这样一来,我们逐渐丧失了对时间的感知”。
2021年,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入选《纽约时报》“‘二战’后最重要的25座建筑”榜单。他向观众展示了校区于2007年初落成的模样,并将其与2021年的状态作对比。
“世间最美妙的感受之一,就是时间感。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中国诗词蕴含的时间韵味融入建筑之中。当这座校园竣工时,有人问我:你设计的建筑,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状态?我说,那得等到20年后再看。”
王澍认为,人不能失去基本的感知和操作能力。即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他仍坚持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如使用铅笔绘图、木工制作、夯土作业和砌砖等,直至大三时,才逐步引入电脑技术辅助学习。
王澍乐于参与乡村复兴。他以亲自设计并改造的富阳文村为例,阐述了新建村居背后的设计理念。从贴合水乡特色的河边石阶,到便于晾晒咸菜的宽敞桥栏,再到受古罗马巴西利卡启发的住宅大礼堂,这些设计传承了中国文化,保留原有的乡村肌理,也巧妙借鉴了其他文化的元素。
“很重要的是,每一个宅子里都有一个小院子。”他坦言,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院子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建筑的本质而言,中国人如何在城市中规划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如何协调建筑与自然山水、人与房屋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深刻地体现在院落这一建筑的基本类型中。
最后,王澍向观众介绍了新作——杭州国家版本馆。这一作品借用了宋人绘画中的画屏意念,形成了大气灵动的现代宋韵。他选用龙泉青瓷作为门扇材料,使其反射阳光与波光,与自然互动;屋顶采用铜制,让金属随时间流逝而展现出的不同风貌,融入建筑。此外,馆内栽种了荷花与木芙蓉,都是中国古代山水画里常见的花卉,令空间多了一份和谐雅致。
问答环节,雷蒙校长希望王澍从建筑师的视角,进一步阐释他对建筑与时光互动关系的理解。在热烈的提问环节,观众就旧城改造、房地产周期性震荡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艺术家在断裂与重塑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上纽大前滩校园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对话等问题向王澍请教。
王澍认为,“我们要对所有人生存过的痕迹、已经存在过的东西,怀有几分敬意。”
“现代建筑越来越像一个完全的人造物,它和自然保持距离。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打破自然和人工之间的隔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人们看到建筑的生命力——它在变化、在生长。人们也因为和建筑的频繁互动,学会欣赏、领悟,甚至参与到这一变化过程中。建筑师必须学会思考,要采用更加细腻、充满人文情怀的方式,去审视城市与乡村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