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疫情而连续改签航班七次后,来自英语教育硕士项目的凌梅终于在去年11月降落在了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并作为当地一所国际学校唯一的中文老师,开启了她的冒险之旅。
自从在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担任过助教后,凌梅便一直憧憬能有机会在海外教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大学期间主修英语文学而非教育专业的她开始为获得从事该行业所需资质做准备。于是,2019年夏天,凌梅来到了上海纽约大学,开始攻读学校与纽约大学斯坦哈特学院联合培养的英语教育硕士项目(TESOL)。
凌梅(右起第三位)在TESOL课上
没想到她的梦想比预想的还要更早实现。攻读TESOL项目的第一学期末,凌梅在网上看到了一则为利雅得一所学校寻找中文老师的招聘启事。沙特阿拉伯政府不久前宣布,将推动中文成为教育系统中继阿拉伯语和英语之后的第三大语言。这导致当地对中文教师的需求剧增。“我感觉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迎接这项挑战,”凌梅说,“当时我心想,‘何不把它作为我海外教学的第一站呢?’”
作为其所在国际学校的首位中文教师,凌梅得从零开始为各年龄段的学生开发了一套中文课程。对于四年级以下的学生,凌梅选择从日常对话和自我介绍开始中文教学,先让孩子们熟悉这门语言。在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她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单词和句子拓展至更为广泛的场景中加以运用,例如介绍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情况。
学生掌握了中文基础知识后,凌梅便将课程模式改为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就丝绸之路等不同话题开展研究,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与文化。
在上纽大的学习对她的教学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这套课程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TESOL专业课上所学的‘反向设计’理论,它要求老师们先定下课程目标和期望的效果,然后再反过来思考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和任务达成,”凌梅解释道,“对于高年级学生,我的目标是提高他们的阅读和交流能力,同时增进对文化的理解。为此,我设计了小组项目,要求学生阅读各种材料、不断沟通、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使课堂目标更明确。”
凌梅表示,在利雅得的生活经历让她对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凌梅在沙特旅行
譬如说,沙特的性别隔离现象比她预想中更为严重。在她任教的学校,男女生被严格分在两个不同校区,分别由男老师和女老师授课。虽然四年级以下的学生都在女生校区学习,但男女学生依然被划分在不同的班级。迄今为止,凌梅还没有机会给高年级男生面对面授课,但她正在与学校的信息技术部门积极沟通,希望可以让男生在线上参加她的课程。
凌梅表示,在沙特介绍中国文化是她在职期间面临的最大挑战。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单元中,她原本计划增加发红包、讲述月亮相关故事等活动,但后来因为可能会触碰文化禁忌而放弃了这个想法。“我必须谨慎考量如何在不冒犯本土文化的情况下引入其他文化,这在无形中造成了许多限制。”凌梅说。
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凌梅想起了去年夏天外语教育课(Workshop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上,Heather Woodley和Erica Saldívar García教授介绍的“文化冰山理论”。根据该理论,文化可以分为穿衣风格、饮食选择等显性形式,以及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等隐性形式及思维模型。除非深入挖掘深层模式与模型,否则无法真正了解一种文化。“多亏这个理论,我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了清晰的概念,知道哪些可以教,哪些不适合教,”凌梅说道,“这也激励我努力提高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尽管当地环境导致教学内容受限,凌梅说她还是可以在课程设置里增加各种传统活动,包括做灯笼、学习中文歌等。
5月30日,凌梅顺利毕业,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她的毕业论文是研究文化差异对伊斯兰国家外语教学的影响,希望给未来去沙特阿拉伯教中文的后来者提供借鉴。
“我们学校的中文课程体系是我一手设计的,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沙特的中文教育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限制重重,但我有信心做好,”凌梅说,“我也看到了中文教育在沙特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所以我可能会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继续我的事业。希望我的经验能对未来的同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