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鼓励学生在读期间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今年春季学期,20多名学生参加了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两项社区服务项目:
- “院长公益服务团”(Dean’s Service Corps)组织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治疗辅导与教育项目;
- 以及上纽大全球社会工作硕士项目主任、社会工作联聘教授、纽约大学社会工作教授徐庆文开设的两个学分课程——“中国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服务学习”课。该课程提供课外实践机会,让同学们参与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课后辅导活动。
艺术治疗
“老师!老师!我要去洗手间,”一个10岁的男孩蹦蹦跳跳来教室前排。这堂课上的56个孩子正吵吵嚷嚷地做着手指画,课桌上铺满了海绵和画纸。讲台边的这位小男孩手里握着剪刀,“我头上粘了蓝颜料,我要把头发剪掉。”
对2021届学生孔小燕和其他14名上海纽约大学学生志愿者来说,这是他们每周五在上海市民办塘湾小学艺术治疗课上习以为常的场景。
这门课由上纽大“院长公益服务团”组织发起,为上纽大学生提供社会服务与实践机会,同时也能丰富该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课堂氛围。每周五下午,这些小学生们可以摆脱教室里比较严肃的上课气氛,而是到多功能室开开心心地做粘土小动物或画手指画。相较于四张课桌排成一排,现在,孩子们可以绕着一张大方桌随意走动,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们交谈。
孩子们将平时遇到的不快乐的事情在报纸上,然后撕掉报纸,抛洒到空中,让所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虽然陪孩子们玩得很快乐,但上纽大学生志愿者还是有正式的课堂任务。他们需要负责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向班主任进行反馈。此前,学生志愿者们接受了“上海根与芽”的课前培训,懂得如何教导孩子去聆听他人与尊重他人。“上海根与芽”也是帮助“院长公益服务团”联系到塘湾小学的社会公益服务组织。
“我们从不会以好坏来评价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孔小燕说。“在传统教育体系里,答案往往不是对就是错,但这样的评价机制有时并不能鼓励孩子,也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我们想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可以放松做自己的空间。”
负责领导此次“院长公益服务团”项目的前和平队成员Harrison Cheng,希望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打破学生教室、宿舍的两点一线生活。“我们希望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积极融入当地生活,了解他人的生活,并从中认识到,为社区做贡献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的上纽大校园到位于闵行郊区的塘湾小学,单程就需一个半小时。尽管路途遥远,但志愿者们还是每周积极参与,因为对他们来说,有的是为了学业研究,有的可以回馈社会。
2021届学生Abdelzaher通过一门人类学课程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因此想进一步了解这一群体。
2021届学生Youssef Abdelzaher是纽约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学生,2019年春季学期来到上海纽约大学进行海外学习时参与了此项目,让他“大开眼界”。“这次海外学习让我了解到很多其他学生不知道的东西,让我觉得很有意义。”
对孔小燕来说,这次志愿经历更像是一次“记忆之旅”。
“我曾经也是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社会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这也是我参加此次活动的原因之一。我在想,‘做为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我可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我也在想,‘这些孩子现在的情况和我当时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孔小燕一家来自安徽省的一个小村庄。25年前,她的父母来到上海,成为众多来沪谋生的农民工群体之一。那段在父母工作的菜市场里度过的童年,自由而又充满乐趣,如今,它依然深刻在孔小燕的心里。”她也记得,父亲是如何跑前跑后,跌跌碰碰,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办理各种手续,只为了让小燕有资格就读上海的公办学校。
在塘湾小学等着接孩子放学的父母们。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服务学习
尽管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不同,但学生的课堂观察,印证了徐庆文教授每周在““中国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服务学习”课里涉及的有关儿童发展和移民人口研究的理论。这门课也设立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与公益组织一起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志愿活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场景。
“大多数学生们都希望获得一种丰富的教学体验,而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徐庆文教授说。“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去深入探索上海,思考他们的所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有进一步的体会。”
这门课上的一半学生,与上海本地公益组织“向日葵儿童”合作,教小朋友们读书、弹钢琴。另一半学生则通过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为无法在上海就读公办学校的外来青少年提供辅导。
2022届学生E’Jane Li(最右) 教孩子们弹琴。
在宝山郊区的一栋楼里,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为一些外地青少年提供住宿式的学习辅导项目。担任该项目志愿者的上纽大学生,从世纪大道乘地铁再步行到教学地点要将近两小时的时间。
2019届金融学、数据科学专业的学生朱钧涵,在二楼带领着一个小组进行学习。小组里有两名男生两名女生,初中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所以英语能力相对较强。
朱钧涵选取了《新概念英语》中的整套课程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们轮流朗读文章,他们的声音洪亮,是标准的英音。他还会讲授阅读和语法技能,在回答问题时,学生们的反应很快。
在一楼,2022届学生祝昊泽辅导着跟楼上学生年龄相仿的三名男生,教他们一些基本英语语法知识,细心地解释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区别。课堂上,一名男生十分活跃,尽管答案有对有错,但还是积极回答祝昊泽的每个提问。另外两名男生虽然认真听讲,但面露惧色。
祝昊泽注意到其中一位男生的迟疑,并鼓励道,“你不需要死记硬背每一个时态或用法,但这些知识以后会帮助你的英文表达。”
2019届数学和世界史(社会科学)双专业的学生刘天纬,也是该学习辅导项目的志愿者。此外,他的毕业论文也关于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
参与该项目对上纽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业方向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刘天纬原本计划修读数学、政治科学的双专业,但参与了该项目之后,他由政治科学转为世界史(社会科学)专业。因为他想要接触、了解社会中的个体,而不是从宏观角度研究人口与社会。
“前几天和父母谈自己的未来打算时,他们表示希望我可以做一些有助于我找到‘好工作’的事,”刘天纬说。 “但这几年的志愿经历证实了我其实有能力帮助到一些人,这就是我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看到的价值,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前排: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学生。后排: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工作人员、上纽大学生志愿者、徐庆文教授(最右)。
对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孔小燕来说,在中国一线城市生活与学习,让她体验到都市生活的繁华与精彩,而她也难忘曾在菜市场与建筑工地生活过的日子,这两种经验让她对大城市有了更独特的“双重”认知。
“我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孔小燕回忆起自己在北京实习时的一段经历,那时,她的父亲正好也在北京的一处建筑工地工作了一段时间。“白天,我的耳中传来的是世界名校毕业的同事们,侃侃而谈国际政治与经济;晚上,当我回到父亲工作的工地时,他们都在为秋天家乡玉米和小麦的收割做打算。”
“因为个人境遇的变化,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两面。但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去了解他们生活的城市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的。一些人生活优越,日常充斥着有格调的咖啡厅,舒适的办公桌椅和冬暖夏凉的空调——其实有点像我现在所处的环境,”孔小燕笑了笑。“他们有自己的舒适圈,自然也很难跳出来观察圈子外面的世界。但有时,恰恰是这些在舒适环境里过着优越的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有话语权或有能力做出改变的人。”
前排: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学生。后排: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工作人员、上纽大学生志愿者、徐庆文教授(最右)。
对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孔小燕来说,在中国一线城市生活与学习,让她体验到都市生活的繁华与精彩,而她也难忘曾在菜市场与建筑工地生活过的日子,这两种经验让她对大城市有了更独特的“双重”认知。
“我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孔小燕回忆起自己在北京实习时的一段经历,那时,她的父亲正好也在北京的一处建筑工地工作了一段时间。“白天,我的耳中传来的是世界名校毕业的同事们,侃侃而谈国际政治与经济;晚上,当我回到父亲工作的工地时,他们都在为秋天家乡玉米和小麦的收割做打算。”
“因为个人境遇的变化,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两面。但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去了解他们生活的城市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的。一些人生活优越,日常充斥着有格调的咖啡厅,舒适的办公桌椅和冬暖夏凉的空调——其实有点像我现在所处的环境,”孔小燕笑了笑。“他们有自己的舒适圈,自然也很难跳出来观察圈子外面的世界。但有时,恰恰是这些在舒适环境里过着优越的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有话语权或有能力做出改变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