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挑战边界

2017年3月 10日

3月7日,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2017年的首次展览——“边界:我们和他们”开幕。展览意在探究当下全球范围边界的形成与演变,及其社会政治意义。开幕式当天,约四百名艺术爱好者,在流连观赏多项互动作品的同时,体验了“穿越”虚拟边界。

 

作为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成立以来的首场群展,“边界:我们和他们”邀请到来自三大洲的五位艺术家——拉斯姆斯•登博约翰•克雷格•弗里曼罗伦佐•皮扎尼查理斯•黑乐瑞娜•塞•卡拉特。几位艺术家的作品都以“边界”为共同主题,表达了对全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情绪高涨,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的关注与忧虑。

 

开幕式中,来自丹麦的拉斯姆斯•登博和印度的瑞娜•塞•卡拉特在现场与观众互动。3月9日,卡拉特还与上纽大师生分享了她的创作缘由与主题表达。

 

她的作品《折痕/裂缝/轮廓》,用印章在女性背部重现了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间,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印巴控制线的变化与走向,记录下两个国家为争夺克什米尔所燃起的硝烟战火,反应出战时女性的脆弱与遭遇。

 

“印章通常被人们用来批准或否决某件事情,也是印巴之间关于宣称身份与所属权的象征,”在被问及作品中印章的意涵时,卡拉特这么回答。

 

 

登博通过摄影手段关注欧洲大陆的新边界。2015年,他利用无人驾驶飞机拍摄下在欧盟境内新出现的、并仍在变动中的边界。这些素材随后被他呈现于《2016欧洲新边界》作品。

 

“在难民危机发生前,欧洲国家之间不存在真正的边界。”登博说,“摄影是一种绝好的方式,可以传递信息,并让人们眼见为实,反思严峻的现实。”

 

电影制作人查理斯•黑乐和建筑师兼学者罗伦佐•皮扎尼,长期关注欧洲边界地带的移民政治。他们的两件视频作品,对近年来地中海海域发生大量难民死亡事件,及其与欧洲边界制度军事化的关联,展开了批判性调查。

 

美国公共艺术家约翰•克雷格•弗里曼则在其作品《边境纪念碑:边境之死》中,对一段关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的纪实视频,运用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手段进行再创作。

 

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馆长林倩是此次群展策展人。“边界:我们和他们”也被认为是国内首个关注全球边界问题的展览。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说,“在上海纽约大学,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思想,不是唯一感染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方式。人们的世界观会被非语言形式的艺术所深刻影响。”


此场展览的展期至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