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毕业班的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度过了不平凡的四年本科学习,你们即将踏上一个经过洗礼的更有希望的世界。
前路会有各种惊喜和惊吓等着你们。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和你们分享两条小小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希望大家要保持阅读,尤其是听取真正关心我们的人推荐,来持续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
我本人就切身体会了这其中的好处。2019年我母亲在去世前向我推荐了弗兰克·迈考特写的《安吉拉的灰烬》一书。
我母亲出生于纽约市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该书的作者迈考特同样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他比我母亲小两岁。我母亲一直在纽约长大,而迈考特4岁的时候,随父母搬回了爱尔兰,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安吉拉的灰烬》就是迈考特对那段童年时光的记录。他年逾六十才开始动笔写作,但一经成书便广受读者欢迎,并为他赢得了普利策奖。
《安吉拉的灰烬》一书饱含贫困、酗酒、压抑、疾病和死亡的沉重情绪,却也充满着欢声笑语、有趣故事、宗教信仰以及社区支持的轻松和欣喜。这本书将我带入到一个我从未亲身经历的世界,并对我母亲深受在美国的爱尔兰文化熏陶的世界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爱尔兰的利默里克度过童年之后,迈考特返回了美国并进入纽约大学读书。在开始写作《安吉拉的灰烬》之前,他从事英语教育长达30年。他的第二部著作叫《就是这儿》,其中记述了他在纽约大学读书时的经历和种种困难。
迈考特比他大部分的纽大同学都要年长,也更穷困。在《就是这儿》一书中,他提到了他是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讲的英语有浓重的爱尔兰口音,也是这时他才意识到他所成长的文化环境和其他美国同学是那么不同。
毕业那天,迈考特明白在纽约大学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上过的课、读过的书、认识的同学,凡此种种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0年后他仍能提笔生动地记录下当时的点点滴滴。
今天,在你们毕业的这一天,我相信在上海纽约大学读书的经历,你们上过的课,读过的书,以及最最重要的,你们所结识的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也会改变你们每一个人。
面向未来,我希望你们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阅读那些能开阔你们思维和眼界的作品,阅读那些能帮助你们更深入理解你们所爱的人的书籍。
第二条建议则是受到保罗·罗默教授的启发。他2013年在上纽大教授《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这门课,2018年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五年前,罗默教授发了一篇博文,描述了盲目乐观和有条件乐观的区别。盲目乐观认为自己不动手天上也会掉馅饼,而有条件乐观则认为好事的发生都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
那篇博文主要讲的是关于气候变化的话题的。罗默教授认为好的公共政策应该要正向激励人们开展创新工作,从而获得有益的结果。他的观点启发了我,如果我们把有这种有条件乐观的精神推而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处事态度,则能充分调动创新能力,形成有益的结果,并进一步提升创新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
正是本着有条件的乐观主义态度,科学家们才能不断积极探索并产生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贡献,比如攻克各种疑难杂症。
正是本着有条件的乐观主义态度,各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们才能求同存异、搁置争议,积极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也正是本着有条件的乐观主义态度,才使得人类社会能接受用人工智能来做创造性的工作,并相信我们能摸索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来预防这种强大的工具被滥用。
上海纽约大学2023届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的新旅程,为这个世界贡献你们的热忱与才华。在此,我代表你们的老师,向你们表达我们的期许:
愿你们享受创作,体会亲手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
愿你们享受事业,欣赏自己的努力给社会带来的更大的价值。
愿你们好运相伴,并常怀谦卑和感恩之心。
愿你们润物无声地帮助他人。
愿你们时刻保持温良恭俭、关怀包容,不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愿你们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疑惑、软弱和踌躇。
愿你们身边有知音长伴。
愿你们明白人生不是一帆风顺,要做好应对山重水复的准备,但也要坚信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愿你们继续精彩的旅程,去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最后,希望你们常回上海、回浦东、回前滩看看。上纽大永远是你们的家。
祝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