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举办大屠杀研究研讨会

3100_jewish-refugees-700_3.jpg
2018年10月19日

本周,上海纽约大学首次召开关于大屠杀研究的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展示并讨论了有关大屠杀研究的最新成果。该研讨会由上海纽约大学、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USHMM)和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SJRM)共同主办,重点讨论了二战期间,上海这座城市以及本地市民对犹太难民的庇护以及这一义举的长远影响。

(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David Engel)

教务长衞周安表示:“一直以来,上海都是个包容友好的城市,庇护犹太难民正体现了这一点。如今,世界上许多地方仍有大批人流离失所,难民营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更需要认识与了解历史,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与悲剧,培养对难民的同情心并给予帮助。”

为期五天的研讨会,共展示了十多项研究项目,主题覆盖文学叙述、大屠杀纪念、性别对德国大屠杀文学的影响等。包括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David Engel,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兼策展人陈俭等在内的多位历史学家,展示了研究项目或领导、参与了讨论。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兼策展人陈俭)

衞周安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能为年轻学者提供机会,分享最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还向参会者介绍了大屠杀纪念博物馆丰富的但未被充分利用的档案资料。

陈俭在讲话中谈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致力于纪念上海在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期间,在庇护犹太难民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确保这段历史成为相关全球对话的一部分。

陈俭说,“大屠杀的这段历史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联在于,在这段特殊时期,中国为前来寻求庇护犹太难民,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与切实的帮助。”

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讲师赵永健谈起 “中国的犹太人朋友”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和西德尼·夏皮罗(Sydney Shapiro),他们在战争期间随2万名犹太难民一同来到上海避难,但与同胞不同的是,他们最终选择留下,并投身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事业。

赵永健说:“我想研究这个群体的的起源,找出中国吸引他们以及其他犹太人的原因,了解他们如何回顾、评价过去多年来在中国的生活以及他们特殊的身份。”

研讨会期间,与会者访问了位于虹口区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了解了该纪念馆以及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与资源。

在10月15日的研究展示中,纽约大学希伯来语和犹太教研究教授、太屠杀研究教授David Engel表示,大屠杀研究对全世界不同背景和国籍的人民均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强有力的论据。他也回应了令一些美国人困惑了数十年的问题:美国政府为何花费上亿美元,建造一座并不发生在本土的历史事件的博物馆?

Engle教授鼓励听众去思考一个问题:“撇去自己的族群身份,去想想一下大屠杀对全人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表示,如果不再有“二战与我和我的国家关系不大”的想法,而是从全人类角度出发反思大屠杀,就会发现,这一历史事件关涉我们每一个人。 

--

点击此处阅读对作家、导演René Balcer的采访。她的纪录片《上海馀生》在上海纽约大学首映,讲述了二战前夕犹太人从纳粹控制的欧洲逃到上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