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父亲角色

《汇报》带来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李萱的一项研究。李萱在近期的教师午餐系列讲座上,分析并介绍了中国自清末以来父亲角色的转变。以下内容,出自李萱11月17日的讲座。

 

您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主线是什么?

我很关注在中国的语境中,父亲的角色对孩子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对中国父亲的研究非常匮乏,公众对中国男性所扮演的家长角色的认知这方面的深度研究,几乎没有。我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男性作为家长的特征和社会互动的特点,将如何对父母双方以及整个家庭带来影响,这又如何反过来影响儿童的成长发展。我还关注人类发展、家庭研究、性别研究相关的普遍心理学。

 

父亲是如何影响家庭氛围的?

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质量和次数,这是最直接、直观的方式,但也不仅限于此。父亲在家庭环境中如何与其他成年人交流,也很重要。在独生子女家庭里,这指的是父亲和母亲的互动和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交互动模式。父亲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他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并提供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影响孩子的外部关系,例如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让孩子有友善的玩伴。

 

好父亲要具备怎样的品质?

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时期,“好父母”的标准是不同的。值得思考的是,何种交流风格令人满意?是严父更受欢迎,还是一个温和、乐于交流的慈父?家长该如何分配在家庭中的角色,如何分担家务?父母是否应该流露出对彼此的爱,还是强调责任和礼节,从而固化他们的社会角色?

 

中国历史如何影响着父亲的角色与身份?

不同程度的不平等,以及社会、文化、经济、政治资源,都会对家庭产生影响。中国社会里父亲角色的建构,有着一段复杂、波动的历史。前现代农业中国的典型的“传统”父亲,结合了儒家、道教、佛教里的个人美德和家庭伦理。如果来到清朝,你会发现父亲应该是文武双全的理想的中国男人的形象,他们对国家忠心耿耿,男的上班,女的留在家里看顾孩子。不同历史时期,也影响着父亲对自身作为一名男性、一名家长,以及社会中一员的想法。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都重新评估了儒家伦理,以及何为理想的家庭生活。

 

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随后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家庭价值观。1950至1970年代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进一步对儒家家庭伦理提出批判。土地改革(1948-1951)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时期的工业化进程,打破了父权制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价值观重塑了公众对父亲角色的态度。在新的环境下,父母在养家、教育和家庭权威方面的角色逐渐褪色。父亲的家庭角色与他们的社会责任不相兼容,因此,父亲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淡化了,这也是就所谓的“父亲”的“缺失”。

 

根据你的了解,当代中国媒体是如何呈现父亲这个角色的?

根据现有的对中国男性气质和父亲角色的研究,以及探索社会价值观的真人秀研究,我想了解的是在中国社会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下,对父亲角色的态度转变。我通过分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父亲角色的关键要素。这个真人秀自湖南卫视2013年播出以来,迅速火遍中国,成为2013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

 

节目中展示了初为人父的震惊和迷茫,但更加反映出男性抚养子女和奉献子女的”“内在”意愿,即“为人父母的本能”。男性希望自己作为一名父亲,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养育,并倾向于采取宽容、温暖,而不是严厉、专制的态度, 对女儿则更加温情。这形成了中国当代都市父亲角色的核心。

 

这是当代中国父亲角色模式的深刻转变。这一转变很可能源自中国在整个20世纪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变革。全球化、市场化,加之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亲与孩子的关系,脱离了从前重视权威的父权制度,朝着以孩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