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纽,修炼一门“冷门绝学”的快乐与骄傲

1

放眼全球,仅此一个

 

2023年,你最难忘的一个学术活动场景是什么?

上海纽约大学艺术史副教授、全球中国学学科负责人、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主任左拉拉的答案是,她作为执行委员会成员,亲历的一场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研讨会。

那是6月5日,在中国古代建筑术语注释与翻译工作坊(简称ATTCAT)上,东南大学的汪馨悦同学和贾亭立老师联袂做报告,用英文解释中国古代建筑里两个颇复杂的概念——“溜金斗科”和“挑金斗科”。

报告对象是台下和线上50位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与会者,32位教授,18名学生。除了中国之外,学者们来自美国、日本、奥地利和德国。国际学界,尤其是北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专家基本上都在这里了。

报告结束,有人发问,溜金斗栱和挑金斗栱,在结构上究竟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术语对于今人来说,晦涩难懂犹如天书。精于建筑史、艺术史和建筑设计的专家,也未必完全了解每一种古代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

来自维也纳理工大学的木结构专家Klaus Zwerger教授被请到台前,对着投影和图片,向大家详细介绍斗栱哪一个部位起到的是牵引作用,哪边起到的是压力作用。讲毕,大家恍然大悟。

“当时的气氛像极了课堂讨论,热烈、密集、第一遍没听懂再接着讲一遍,教授们也秒变求知若渴的学生。”学到新知,众人溢于言表的快乐让左教授无法忘怀。

ATTCAT项目的主要发起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诸葛净深有同感,“每年的工作坊上,不同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学者在自由的发言中,想法互相碰撞,总是能让人得到启发。有新发现和新观点的时刻也是研究中最开心的时刻。”

热络的线下讨论场景得以重现,也让左拉拉感慨万分——2023年夏天的活动,是疫情结束后,世界各地的同行们恢复面对面交流的第一年。

2

Klaus Zwerger教授(左三)分析两种斗栱的力学原理

专门探讨中国古代建筑术语注释与翻译,且每年举办的学术活动,放眼全球,仅此一个。

今年的工作坊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与上海纽约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共同举办,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协办。

为期八天的工作坊里,除了“溜金斗栱”“挑金斗栱”,探讨的术语还有“平闇”“平綦”“窝铺”“敌楼”“由额”“屋内额”“斗口跳”“单斗只替”等20多个。

研究报告的主题包括:“日本古代建筑椽头金属装饰复原研究”、“木制马车和车在明清时期的制造与使用”、“砖塑造的空间:明初皇权政治下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清官式造鼓制度初探” ……

从这些字眼和工作坊规模中不难窥见,这一领域的研究文化价值独特、学术门槛很高、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则较小,在中国一些特定语境下,被称作“冷门绝学”不为过。

而在世界建筑版图里,中国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直吸引着各国学者的关注。

但是,艰深的古代建筑术语却是研究途上的拦路虎。如不能准确翻译和释义,既不利于跨语境的学术对话,也无法让更广泛的人们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丰富价值。

有鉴于此,2018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学科学术带头人陈薇,美国范德堡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及亚洲研究副教授Tracy Miller(梅晨曦),以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诸葛净正式共同发起了“中国传统建筑术语注释与翻译(The A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Terminology,简称ATTCAT)”国际合作计划,并每年举办工作坊与研讨会。

研讨成果逐步通过开源数据库(https://architecturasinica.org)与公众分享。

3

ATTCAT计划视觉版

开源数据库的想法,据Miller教授介绍,是受数字模型“佛教数字词典”和JAANUS(日本建筑和艺术网络用户系统)的启发,她主张建立中国古代建筑关键词数据库,呈现关键词的“注释”,而非简单的“定义”,并配以图像档案。

因为在她看来,“注释能够突显语言是如何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能洞察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可能具有的各种含义和目的”。

4
Tracy Miller教授(右二)在上纽大的会场与学生讨论“单栱”,右一为东南大学诸葛净教授
 

上纽桥梁:连接世界、对话中外

 

上海纽约大学在2021年加入该计划,与东南大学和范德堡大学一起,成为项目的三大核心高校。 

项目有着严谨的周期规划。

春季,三校师生共同选定当年要研究的术语,在课堂开展教学、然后翻译、写文章。夏季,是工作坊和研讨会的时间,这个领域内全世界最知名的教授齐聚一堂,进行严格的同行审议。秋季,对这些阐释术语的文章深度编辑。与此同时,进行开源网站词条的编辑和更新。 

这样的周期循环已经持续了六年。每年的研究成果,都被盖蒂研究所(The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收录。

左拉拉教授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项目,“吴语影响下的宋元建筑术语之注释与研究”,也喜获2023年度上海科创基金“冷门绝学”类别的专项资助,这是上纽大第一个获得该类别基金支持的项目。

粗略统计,需要注释和翻译的古代建筑术语一共有1000多个,现在完成了150个,左教授介绍说,按照目前的速度,还需要30年才能完成剩余术语的翻译。

之所以很难更快,是因为,“也许你看到的注释只有一两百字,但这背后是几十万字的史料和文献研究”。

难怪在中国乃至东亚建筑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Nancy S. Steinhardt(夏南悉)会如此评价,“ATTCAT计划是当今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领域里最令人兴奋和野心勃勃的项目。”

6

ATTCAT工作坊之苏州考察,左拉拉教授为参会的国际学者解释寂鉴寺石殿的结构

一定要做这件事吗?

左拉拉教授是Nancy S. Steinhardt教授的学生,与ATTCAT计划发起人之一Tracy Miller教授师出同门。她的看法与Miller教授相若,“不解决语言的问题,就无法与国际学术界进行精准的对话。而沉淀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编写工具书。工具书太重要了,就像没有词典,怎么能学好一门外语呢?如果建筑术语容易理解了,可能会有更多人愿意进入这个研究领域”。

根据她的观察,在北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不超过十人,而研究其他艺术类别的外国学者远不止这个规模,“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术语太难了”。

左教授坦言,翻译术语的工作,也许并不能立刻在学术评价体系内“兑现”为一种重大的成果,但她说,这是她这一代学人的使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是由梁思成先生及当时营造学社的一代学者一手创立的,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梁先生必须借助他在西方所受的一些建筑学的训练去翻译中国建筑的术语。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去做更加准确的翻译,精准地表现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甚至文化上的特性。”左教授补充道。

80后教授左拉拉在北京大学接受本科教育,专业是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而后负笈美国,在梁思成先生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东亚艺术史硕士与博士学位。

她十年磨一剑,于2019年出版专著《大一统下的多样性:元代地方建筑》。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通过案例研究深度解析中国木结构建筑地方传统的英文著作。

在实地考察与调研的基础上,该书展现了长江沿线已知建于元代(1271~1368)年间的20座建筑的案例研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让左教授的研究成果超越了建筑学范畴,中国社会的别样风貌,得以通过蒙古族统治下文化和宗教多样性的视角展现出来。

在美国生活15年后,2020年,左拉拉回到家乡上海,加入上海纽约大学。

在中美两地求学打下的坚实学术基础,搭建的跨国学术网络,中英双语的熟练运用,让左拉拉这一代学人能在上纽沃土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浩瀚中国历史的未尽探索,同时又能看到前人局限,打破范式窠臼,开拓新的研究,还能善用国际合作契机,将研究成果与世界分享,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这种连接世界,对话中外的特色,也让上纽成为ATTCAT项目中独特的桥梁,“与国外大学比,我们不是异国视角;与传统中国高校比,我们又不完全是从‘本我’出发,参与这个项目的上纽学生,有中国学生,也有国际学生,而且都中英文俱佳,聪明又勤奋。”左教授说。

7

左拉拉教授在ATTCAT会议上分享她的最新研究

 

“今天是冷的,明天可能就热了”

 

每年跟随左教授参与ATTCAT项目的上纽学生寥寥几人,这段教授关注度极高的深度学术体验,在学生们的回忆里,或是科研之旅的启蒙站,或是未来方向的转折点。

毕竟,不是每个本科生都有机会接触那么丰富的一手研究材料,跟世界级的专家对话,并且接受他们的评议。左教授形容,学生们一下子就“入戏”了在全球视野下讨论中国的学术活动。

陈宝龙是纽约大学2024届艺术史专业的学生,疫情期间,他在上纽大学习了一年。作为研究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他参加了2021年和2022年的ATTCAT项目,独立研究了两个古建筑术语——“亭”和“楼”。

对“亭”的词源研究,引导他撰写一篇长达十多页的学术文章,总结在西方语境下,翻译“亭”一词遇到的挑战。

宝龙回看,在上纽这一年,上左教授的课,参加ATTCAT项目,对他接下来的艺术史学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计划申请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或者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史博士项目。

金一诺是上海纽约大学2023届世界史(全球中国学)毕业生,现在斯坦福大学攻读东亚研究硕士。她作为研究人员参与了2022年的ATTCAT项目。

现阶段,她专注研究明清女性生活史和江南园林文化。她对中国园林的兴趣“完全是在上左老师的两门课时被激发的”,并且那时就决定,“参加ATTCAT项目时,要借机会研究园林中的建筑”。

9

一诺随ATTCAT工作坊参观苏州紫金庵

去往美国读研后,一诺颇怀念上纽的小班化教学。地理上,离研究对象更近,也是她体会到的上纽优势。

感谢母校和左老师的同时,她不忘强调本科阶段应该自由探索, “全球中国学的课程架构下,我上了思想史、经济史、艺术史、民族志等不同课程,课程涉及的时间跨度很大,这样的广度很重要。”

还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学生是来自美国的Sarah Brooker。在开源数据库(https://architecturasinica.org)上,她为词条“松江方塔”创建了一个页面。

如今的她仍然记得当时的快乐,“从了解塔下埋藏的文物,到弄清工匠们如何考虑强风,以确保塔能够伫立几个世纪,发现从前不知道的信息,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也是我热爱研究的原因。”

2021年,从上海纽约大学世界史(全球中国学)专业毕业后,Sarah成为北京大学燕京学者,硕士论文研究的是乾隆石鼓,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东亚研究博士,读的正是左老师当年的项目。

她不仅在左老师的课上燃起了对中国建筑的兴趣,而且还在几年时间里攻克了文言文! 

Sarah热爱中华文化,她说,“左教授是影响我来宾大的人之一。最近,我意识到,我正循着激励者的足迹坚定地往前走。这样的感觉很神奇!”

8

Sarah、左教授和宝龙一起搭建斗栱

ATTCAT项目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更广泛的学术界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左教授认为,ATTCAT项目创造了一种模式和蓝本,“很多研究中国的领域都会面对术语翻译的难题,比如历史、文学、宗教等,可能都会经历我们走过的路。不同国家的大学究竟如何合作?如何建立一个数据库?如何做一个网站?怎样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如何通过上课去设计田野调查?怎样形成从研究、发论文、到开研讨会、编撰词典一整套流程,设计好周期?这些都是我们这个项目可以提供的经验”。

今年,就有来自国内好几所大学其他专业的教授来现场听会,向她取经。这是她期待的影响。

10

Klaus Zwerger教授(右)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教授赵晓梅在茶歇时讨论会议内容

2024年春季学期,左教授的两门课《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艺术与建筑》、《中国艺术史》又会迎来新一批学生,其中的佼佼者将有机会深度参与这个宏大的ATTACT项目,为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舞台上被更多人看见和理解出一份力。

上纽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还在做一件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的事情——与交互媒体艺术专业合作,运用VR和AR技术,让观众能借助电子设备,沉浸式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瑰宝,ATTCAT术语研究的成果也会通过更视觉化、互动性更强的方式展示出来。

12

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AR体验

 

研究“冷门绝学”会担心寂寞吗?这是采访时抛给学生的最后一个问题。

金一诺的回答率性得很——今天冷的明天可能就热了,今天热的明天可能又冷了。我研究什么全凭自己的兴趣,没有想过冷门不冷门,哈哈!

而在陈宝龙的经验里,艺术史专业是纽约大学纽约校园十分受欢迎的本科专业。他觉得,理解专业的时候,或许不该使用“冷门”和“热门”的简单标签,“艺术史和全球中国学的价值在于,重新发现传统,建立新的叙事。如果从这个维度去想,冷不冷门,真的重要吗?”

13

2023年ATTCAT与会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