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更新你的书单了!上纽大教师新作推介

bookcovers

book  

 

《学以成己:论大学、教育和人生》

作者:童世骏(上纽大校长)

华东师范大学的创校校长、著名教育学家孟宪承先生在他1934年出版的一本书里说:“大学是最高的学府,这不仅仅因为在教育的制度上,它达到了最高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因为在人类运用他的智慧于真善美的探求上,在以这探求所获来谋文化和社会的向上发展,它代表了人们最高的努力了。大学的理想,实在就含孕着人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的理想。”

本书是童世骏校长的最新著作,记录了他在21世纪,以哲学家和高校领导的双重身份,对华东师大老校长这段话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体验。童校长认为,“成人”才是教育根本目的。在书中,他从教育的角度思考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治理结构,分析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挑战,总结中国学术的精神传统和经验教训。“这本书刚开始写的时候,我希望我能用我的哲学专长来帮助我对大学和教育有更好的理解;这本书写完的时候,我觉得我在华东师大的教学经历和办学经历,也是我在哲学专业领域的一个特殊而宝贵的学习过程。” 

 

book 

《知觉学习:经历对视觉感知的塑造作用》

作者:Barbara Dosher和吕忠林(上纽大首席科学家)

 知觉是人们通过整理、鉴别和解读感官信息来认识环境的过程,例如区分不同的气味、辨别颜色的深浅。个体的知觉辨别能力可以通过知觉任务的练习或训练大幅提高。对这个称为“知觉学习”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领域。Dosher和吕忠林教授的新书着眼视知觉,为活跃在知觉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全面综合地介绍了该领域的相关现象和理论。此外,本书也为想要将知觉学习融入实际应用的读者介绍了基本的原理和技术。

“Barbara和我自1997年起便开始研究知觉学习。这个领域自那以后产生了很多新的结果。这本书介绍了我们对相关现象及理论的探究和理解,”吕忠林说道,“这本书的出版,是我们二十多年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新合作的起点。我很庆幸能遇见Barbara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她合作。”

 

book

《泛亚洲主义之外:连接中国与印度,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编著者:沈丹森(上纽大环球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教授)和Brian Tsui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亚洲见证了不列颠治世的兴衰,多项相互竞争的反殖民运动的兴起,以及民族国家体系的确立。除了泛亚洲主义外,在抵抗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背景下,中国、印度及其邻国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也成为时代的焦点。

 本书收录了印度、西方和华语撰稿人的作品。写作者借用了以多种亚洲语言和西方语言出版和存档的资料,描写了小说家、军人、情报人员、档案管理员等各种人物的故事。对于应该如何陈述当代社会的中印关系,书中也试图做出回应。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融入了过去乃至今日仍旧盛行的理论框架,即著名的“泛亚洲主义”和“中印方法”论,旨在激发有关中印历史的深入讨论,并进一步思考由此延伸出的非西方世界的概念化。

 

 

book 

《太空军事化:星空文化、反乌托邦与冷战》

编著者:Alexander C.T. Geppert(上纽大历史与欧洲研究副教授)、Daniel Brandau和Tilmann Siebeneichner

早在现任美国总统呼吁成立太空部队以前,Geppert教授和其他几位合著者就开始着手撰写外太空和欧洲太空文化三部曲。现在他们很高兴看到三部曲的“终曲”作品《太空军事化:星空文化、反乌托邦与冷战》及时出版。“如果你恰巧看了Netflix最近在播的电视剧《太空部队》(由史蒂夫·卡瑞尔和前纽约大学历史专业学生戴安娜·希尔维斯主演!),那你可能会更期待通过这本书了解未来太空战的历史。”

本书探索了太空时代的反乌托邦和破坏性,挑战了两极冷战对抗的传统叙事。它以武器、战争和暴力为着眼点,审视人们为武装天空、征服外太空所做出的虚拟和现实中的努力。三位作者重点聚焦于20世纪20至80年代间,安全、技术政治与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太空常被誉为是天堂般的乌托邦世界和超凡脱俗的救赎之地,但如今它已从安全的庇护所变成危机四起的未来社会的博弈之地。事实证明,了解星空文化有助于理解未来战争的形式和功能,包括地面战争及太空战争。书中表明,统治外太空的诱惑处处可寻,并非仅限于21世纪初期,也不限于美国当前的太空军队说辞。

“太空三部曲探讨了20世纪以来尤其是在战后的欧洲,人们对外太空的想象。”

 

book 

《中国走向绿色》

作者:李逸飞(上纽大环境学助理教授)和夏竹丽(Judith Shapiro)

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视中国为举国动员应对环境危机的典范,认为其成功凝聚了政治、经济和知识力量,实现环保目标。不过,在推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行动来治理环境的过程中,政府也加强了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监控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甚至扩大了其在发展中世界乃至太空领域的影响力。诚然,缓解气候危机、保护数以万计濒临灭绝的物种迫在眉睫,但我们也应三思雷厉风行的环保政策能否为世界指明道路。《中国走向绿色》一书探讨其前景与风险。

“这本书结合了我和夏竹丽多年来对中国环保政策的研究与思考。起初我们各自独立研究,近几年我们开始合作。”李逸飞教授说道。

“环境部门官员、记者、科学家,乃至上海垃圾回收站工作人员都是我们的信息源。通过结识各路环境人士,我也更敏锐地观察到造成环境问题复杂的原因,”李逸飞说,“解决环境问题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中国目前已有的成功经验,是成千上万环保工作者奋斗的成果。”

 

book

 

《20世纪早期西班牙人性化的童年》

作者:Anna Kendrick(上纽大文学教学助理教授)

“儿童是如何开始看见、感知世界的?我的这本书站在西班牙文化研究和教育史的交汇点,探究20世纪早期的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为何会对‘儿科学’这门新兴学科感兴趣,或者说为何会爱上儿童研究这一早期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和教育的混合产物,”Kendrick教授说,“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竭力攻克爱因斯坦的理论,教师们开始革新教育,历届政府努力提高国家地位,‘儿童’与此同时占据了公众话题和文化产出的中心地位。”本书由Kendrick教授的剑桥大学博士论文衍生而来。她在书中深入探究了儿童、教师和艺术家相互交织的生活、想法和足迹,以及他们对教育及其对人类意义的再思考。

 

book 

《航空评估:飞机资产投资》

作者:于达(上纽大金融学实践助理教授)

于达教授已在航空业从事研究和投资工作二十余年。本书是于教授的首本专著,他在书中分享了他的长期研究成果,分析飞机作为一项可投资资产类别的隐含特质,并探讨了全球航空金融市场,尤其是中国和亚洲市场的驱动因素。本书特别面向“不动产领域内的机构投资者”,内容涵盖飞机剩余价值的详细研究,以及飞机与其他不动产类别和基准的比较。

“这本书的写作始于五六年前,目的是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建立航空业的基本架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航空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这种持续不断的外在冲击和内在压力,促使行业开启了一段未曾预想过的全新篇章。”于教授说。

 

 

book 

《中国明末世界史和亚洲海上邻国查考》

作者:Elke Papelitzky(上纽大环球亚洲研究中心博士后2018—2020)

明朝(1368—1644)在其统治的最后一个世纪经历了诸多外来威胁与挑战。海盗突袭海岸,欧洲人向奉行朝贡制度的传统世界秩序发起挑战,北方游牧民族亦持续示威,大明王朝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国家未来的缥缈不定,促使明朝的许多文人学士开始关注其他国家的发展形势。明朝末期的几十年里,七位学者写下了堪称中国“世界史”的专著,描述了从邻国日本、蒙古,到远方的摩加迪沙、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政治体系。本书分析了这七位学者各自对世界的认识与见解,且尤为关注暹罗(泰国)、马六甲和葡萄牙等海上邻国的情势。它将严密的文本、超文本分析与传记研究相结合,探究这些学者为何选择以现有方式撰写文本。本书是首部全面介绍这些文本资料的作品,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明末史学,以及该时期学者对其他国家的见解。

“作为本书研究的一部分,我访问了北美和亚洲的几家图书馆,研究明代原始印本和手稿。其中,慎懋賞的《四夷廣記》手稿尤为有趣,目前收藏在台北的图书馆。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这本手稿曾被拆开,内页被重新装订。在此过程中,部分文字内容因此丢失,”Papelitzky说,“在图书馆,我试图弄清《四夷廣記》各篇章排列的顺序,通过纸页上的水渍和小洞等线索寻找原本相连的页面。这似乎有些单调,但我真的很享受研究文字和实物手稿的过程。”

 

及一档播客节目: 

 

book

 

《士兵的随身之物:以物件为载体研究二战红军史》

作者:Brandon Schechter(上纽大历史学助理教授)

本书中,Schechter教授以日常用品为切入点,讲述二战中红军的故事。在他看来,士兵们的汤匙、铁锹、皮带和手表对战争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枪支和坦克。最近,Schechter教授在New Books Network播客节目中详细介绍了书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