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行动 上纽大学生推动一个更包容的世界

LEAD

寒假期间,上海纽约大学“多元倡议”发起了“LEAD”项目。该项目包括“多元对话”“多元行动”“多元社群”和“多元领导力”四个阶段,项目参与者在一系列对话、实践项目、校园活动中,探讨有关多元、身份和社会正义的主题,促进上海纽约大学社群对于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意识。而“多元行动”展览的举办,标志着“LEAD”项目完成了“四步走”中的第二步。

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最终完成了涉及性别、文化、残障、LGBTQ+等主题的六个研究项目,并于2月26日,通过海报展示及现场讲解的方式,在学校教学楼里为大家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一起来了解同学们的研究项目。

 
 

他的工作,她的身体,我们的环境

2021届学生石剑南

项目介绍:

利用视频和装置艺术,展示上海地铁中暗示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思考我们所身处的环境对性别观念的影响。

选题理由:

“我想展示身边的环境如何影响人们对性别的看法。我对上海的10个地铁站进行了调查,整理了广告中展现出的不同性别形象,分析其对人们的潜在影响。我也受到女权主义经典著作的启发,深感广告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流的性别观念,另一方面也在塑造我们对于性别的思考方式。通过研究身边的广告,我们可以了解对性别的固有印象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

 
 

关注本人,而非残疾

2022届学生Jay Veronique

 

项目介绍:

1月18日,Veronique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一所高中举办了“残障日活动”,并进行了视频记录。


选题理由:

“我们在我家乡的高中举办了残障日活动,让人们体验残障人士的生活。活动期间,我发表了关注残障人群的倡议演讲。在校高中生参加了我策划的几个体验活动,包括障碍体验——让健视者体验视障人士在一般环境中行走的感受;还有猜词活动——让参与者体验阅读障碍症所带来的阅读和拼写障碍;以及穿衣接力赛——让大家体验单手穿衣的困难。残障人士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往往被社会忽视,因此,需要培养对残障人士的理解与尊重,以及培养学生对多元身份和观点的包容。”

 

聊聊性别

2022届学生许竞之

 

项目介绍:

两集中文播客,分别关注性别认同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话题。

 

选题理由:

“上学期,在每周的多元对话中,性别话题是我最感兴趣的,激发了我很多从来没有的想法。我在制作关于性别认同的播客节目时,采访了7位受访者,让他们基于自身经历谈谈对性别的看法。一名男性受访者表示:‘男性控制欲强,喜欢操控机器,所以都爱开车。’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因为他自己喜欢开车,所以他的这一爱好就会影响到他对男性特点的理解。于是我了解到,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对性别的看法。这些话题是我们很多中国学生不常思考的,所以能让受访者们深入讨论这些问题非常有意义。欢迎扫海报上的二维码听我的播客!”

 

FACES诸恶莫作

2022届学生施怡聆

 

项目介绍:

这个相片故事的项目,展现了在元旦和春节出现在静安寺的不同社会群体,并采访了人们在此期间前往静安寺的原因以及TA们对寺庙墙上佛教偈语的看法。

选题理由:

“选题的灵感来自于身边的一个现象:有很多不是佛教徒的亲朋好友也会在春节时雷打不动地去寺庙祈福。什么人会出现以及TA们为什么会出现引发了我的兴趣。同时,静安寺墙上刻着的‘诸恶莫作’也让我对善恶的定义、以及人们对于善恶的定义产生了好奇。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文化和不同背景的人们对于善恶有多元解读,但其中也反映了一些共性的主题,比如仪式感、主观性、普世性、纯粹性等。作为上海本地人,这些重新解读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

 

LGBTQ+:社群内外

2021届学生Sydney Fontalvo   2022届学生Sam Ong

 

项目介绍:

采访来自美国、中国和新加坡等不同背景的人对于LGBTQ+群体的观点。

 

选题理由:

“我们采访了性别、种族和年龄等背景不同的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新加坡和中国。之所以给项目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希望了解LGBTQ+群体内外的各种观点。”

 

你能看见声音吗?

2021届学生Sylvia Lee

 

项目介绍:

通过刻意静音的视频,展现了学校视频内容的字幕有无情况,倡导上海纽约大学为全部的视频添加字幕。

 

选题理由:

“我调查了学校的部分视频后,发现很多视频都没有加字幕。我希望人们能够理解聋人和听障人士观看无字幕视频的体验与沮丧。因此,我静音播放了一些学校的视频,很多来观看我研究项目的人都问,‘你的视频怎么没声音?’”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LEAD”项目的信息,请发邮件至shanghai.diversity@ny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