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纽大环境学助理教授李逸飞:审视中国环保新模式

Author's profile photo with China Goes Green book cover

上纽大环境学助理教授李逸飞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上海长大——在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南京东路生活学习,在当时还未完全开发的浦东郊区和父亲一起抓蝴蝶、追青蛙,玩耍嬉戏。

李逸飞因此一直对城市着迷。本科毕业后,他却因机缘巧合来到了田园农趣的美国威斯康星州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使他的关注焦点转向“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丰富生态联系”这一更为细化的领域。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李逸飞教授曾与中国各地的环境部门官员和环保人士合作多年。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同样雷厉风行的制定环保政策的浪潮,深入研究二者如何重塑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景观,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新书《中国走向绿色》中,李逸飞和来自美利坚大学的夏竹丽对中国特色的环保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剖析该策略的应用前景和风险。

 

 

《中国走向绿色》这本书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

研究生学习期间,我读了历史学家Naomi Oreskes和Eric Conway合著的《西方文明的崩溃:从未来看今天》。这本半虚构小说以一位未来历史学家的视角,描绘了“2093年大崩溃事件”后的地球。故事的结尾说,西方世界已经瓦解,欢迎来到中华人民第二共和国。两位作者认为,全球大崩溃湮没了西方世界,而中国雷厉风行的环境政策是其能躲过此劫的唯一原因。这一观点令我十分震撼。

我当时觉得,就这样不假思索地将中国作为应对当前气候危机的榜样,似乎为时尚早。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和思考中国环境模式的合理性。

中国正大胆地制定各类环保政策,不仅面向国内,在区域甚至全球治理中也多有作为。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环保政策卓有成效,但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

因此,在《中国走向绿色》一书中,我们试图探究面对中国国情,要想取得出色的环境治理成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以及在何种情形下,政策的施行结果偏离了它在制定时的初衷。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议题!你们是如何一步步探索的?

这本书以中国、世界各地乃至外太空领域的诸多案例为基础。环境部门官员、记者、科学家,乃至上海垃圾回收站工作人员都是我们的信息源。

我很喜欢和别人交流。有时候看到垃圾回收员坐在马路边吃东西,旁边停着他们的平板三轮车,我会坐到他们旁边打个招呼,“嘿,你好!”通过这种方式,我搜集到了很多信息,也认识了许多人。

“有不少环境部门官员、科学家会请我去他们的办公室坐坐,坦诚地和我分享手头的、他们所重视的工作。通过结识各路环境人士,我也更敏锐地观察到造成环境问题复杂性的原因,”李逸飞说,“解决环境问题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中国目前已有的成功经验,是成千上万环保工作者奋斗的成果。”

 

Flatbed tricycle stacked with styrofoam waste

在上海,随处可见收废品的平板三轮车。图片由李逸飞教授提供

 

 

您刚刚提到了外太空领域,中国目前正在外太空实行何种环境政策?

政府已经将“太空丝路”纳入了“一带一路”的官方规划,打造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太空信息走廊,特别是涉及月球远端的矿床。这一地点显然超出了我和竹丽的研究所能“涉足”之地。

这个月球开采计划十分有意思,但大家也能想象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现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各国竞相争夺外太空资源的世界。俄罗斯刚刚宣称金星是“俄罗斯的星球”,特朗普也已在美国国防部成立“太空部队”,斥巨资开展太空研究。

考虑到这些大国在太空领域的参与和重视程度,我们觉得有必要将这一话题纳入书中。

 

 

那么,回到书中的案例。你们通过案例揭示了中国在“走向绿色”过程中的哪些得与失?

我们在书中强调的一个观点是要充分复苏中国已有的政治协商制度。与社会各界人士探讨协商是国家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点在我国宪法中也有体现。

许多环境科学文献研究了具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和推行过程,将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这些文献均提到,无论是怎样的环保措施,只要它能又快又准地解决气候危机,就是我们需要的措施。但正因为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智慧与经验,我们不能单靠政府来解决问题,个人和组织都应该有尽自己微薄之力的空间。

生态文明理念前景无限,但需要科学——独立的科研成果——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同时也离不开环境领域的记者、律师和社会组织的帮助。关于中国环保政策的推行,有不少成功案例,其共同之处在于政府开放了更多渠道,将公众和专家的合理意见纳入决策过程。

 

 

能否与我们分享几个书中的例子?在哪里可以找到成功的中国环境政策模型?

黄土高原修复项目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引人瞩目的生态修复项目之一。在我看来,其专家背景的多元多样性是它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国家发展专家、生态学家、城市学家、社区发展专家、社会学家等通力合作,用整整两年的时间探访当地居民。

专家学者们走访了一个个村庄和定居点,了解当地人现如今以及20、30、50甚至100年前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正是通过深度学习当地人民数十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策略,黄土高原修复项目的学者们才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在推行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也为生态、社会和经济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像这样的案例让我们对中国在环境领域的潜力与未来充满希望。

 

Brown and arid landscape of bare sandy hills and gullies with mountains in distance

图为山西大同的地貌景观,中国干旱的黄土高原的典型代表。此地遭受荒漠化侵蚀已逾百年之久,但李逸飞和夏竹丽在书中强调,该地区的森林多样化再引进项目,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环保政策之一。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拍摄者:Till Niermann

 

您刚刚提到,上海的垃圾回收站工作人员是你们的信息源之一。您可否推荐上海的案例研究点,供上纽大师生员工前往参观,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走向绿色》中的观点?

在学校不远处,源深路和潍坊路交汇的西北角,有一个垃圾回收中心,在那里可以遇到很多工作人员。关于在这座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有许多故事可以分享,尽管他们常常被这座城市忽略。

这本书的创作离不开诸多上纽大学生的努力,尤其是Isabella Baranyk(2018届)、Bo Donners(2018届)、袁千淳(2020届)、Tian Tian Wedgwood Young(2020届)。我有时觉得,写好一本书需要“举全村之力”。对写作本书而言,这个“村”就是上纽大。我想不到有哪所大学可以比上纽大更加多元、更具活力,大家带着探索中国的好奇心与愿望投身于此,这真的难能可贵!我眼中的上纽大一直是思想者的乐园,让爱思考、好辩论、乐交流的我们可以享受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融。

本书由Polity图书出版发行。点击阅读《经济学人》《中外对话》对《中国走向绿色》的更多报道,或前往亚马逊等平台了解书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