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博士后研究员Adhira Mangalagiri:通过比较文学探索跨国思考

2022年11月 4日

2021年,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大学比较文学系助理教授Adhira Mangalagiri加入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研究中心(CGA)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展开一段新旅程。上纽大环球亚洲研究中心以推动亚洲各地区间的交往和比较研究为核心使命,大力支持研究和探索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结——这正与Mangalagiri的研究兴趣“中文与印地语/乌尔都语文学”高度契合。

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告一段落后,Mangalagiri回到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大学,继续在科研、写作和教学领域深耕。近日,她与我们分享了在上纽大开展博士后研究的这段经历与收获。

 

是什么吸引您来到上纽大,尤其是加入环球亚洲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

上纽大环球亚洲研究中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关注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更致力于推动针对亚洲内部联系的前沿研究,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亚洲内部研究的重要枢纽。

中心还特别支持植根亚洲开展此类研究,与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学术界联系紧密。在中西方学术界日渐疏离的今天,上纽大是加强世界各地在亚洲研究领域互联、互通、互动的理想之地。

 

上纽大环球亚洲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源与环境对您的研究工作有哪些帮助?

在上纽大开展博士后研究期间,中心的交流研讨会项目令我受益良多。该项目吸引全球知名学者相聚上纽大,探讨各自正着手进行的研究项目与论文。我也借此机会与中国的学者、博士生互动交流,了解中国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同时,我还有机会与上纽大各领域的教研团队讨论交流。这些经历拓展了我的研究视野。

我的导师是上纽大历史学教授、环球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及纽约大学全球特聘教授Tansen Sen。在中心这一年里,我得以编写完成自己的首部著作。在这一过程中,Tansen教授提供了重要指导支持。即使离开了中心,我与他的交流合作还在继续——我们共同编写完成了《国际亚洲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的一期“中印研究方法”特刊(绪论现已可在线阅读),并着手开展其他新项目。 

 

最初是什么吸引您钻研中文与印地语/乌尔都语文学?为什么选择研究比较文学?

同时阅读中印两国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展开跨越国界的思考,探究阻碍跨国主义视角的认知偏狭。我的研究专注于探索和拓展中印思想比较史,这一研究兴趣源自我幼时在中印两国的成长经历。

此外,比较文学凝集了推动我从事教研工作的两个价值观。首先,我认为文学和文学批评至关重要。各大高校和资助机构通常要求文学研究者阐述其研究项目的实用价值,而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实用性”常遭受质疑。在我看来,文学研究正是通过批判“价值”和“实用性”这一理念来阐明其重要性。其次,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凸显了多语言运用的重要性。研究者不仅要有运用多种语言及不同文学传统开展研究的能力,还要高度关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文化现象。 

 

您目前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项目有哪些?

我在第一本著作States of Disconnect: The China-India Literary Rel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译者注:《脱钩之态:二十世纪中印文学联系》,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中探讨了比较文学领域目前面临的一个概念性挑战,即该学科所惯用的全球化视野与思维方式,难以全面消化理解当今世界日益加剧的封闭性。“比较文学如何在探究‘世界互联互通’这一美好愿景破灭的同时,兼顾批判当今世界狭隘排他的民族归属感?”——本部著作通过中印两国的比较研究尝试探讨这一问题。

我正在进行的第二个项目主要探究泛亚文学中关于时间的文学实验,涉及上世纪初现代主义对非线性、碎片化时间的探索,以及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当代生态批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