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a Jenq谈中国性别不平等

Christina Jenq(郑未云)是经济学实践访问教授,目前在上海纽约大学讲授微观经济学概论和东亚政治学。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从1949至今,中国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的原因分析。近期的研究试图探索中国城市劳工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Christina Jenq与《汇报》谈了围绕中国妇女存在的一些误解,以及在研究时获得可靠调查数据上的困难所在。

 

你生长于新泽西,那是什么促使你开始对中国进行研究的?

对我来说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我一直都想研究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个巨大的经济体,让我怀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我特别想要对中国进行研究的原因之一,是我认识到,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是有所偏颇的。我越是了解中国,就越发觉得,我了解的还不够。然后我意识到,我不能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想要成为中国劳工市场的合格的研究者,就需要学习中国的政治史。

 

你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大陆女性的经济地位。为什么希望人们去了解中国大陆的女性?

首先, “中国妇女”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有很多不同类别。对中国有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妇女有很多的社会类别:城市、农村、省份、县以及民族等,还有你出生的时代。来自的地方不同,会产生很多不同结果。

 

我也想引入一种历史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提1949年。到了毛泽东时期,女性的寿命和所接受的教育都有了显著提升,我觉得,人们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是一种怎样的成就。由于毛泽东时期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相比较于其他没经历过这一社会改革的例如少数民族女性,中国大陆汉族女性对性别角色有着不同的认知。因此,我认为,有一些有趣的证据表明,毛泽东所为极大改变了社会的性别角色。

 

中国大陆汉族女性的经济史,与新加坡、台湾、香港的汉族女性有所不同,所以,会存在不同的性别角色和不平等现象。基于这种经济史的不同,你就可以将汉族女性与东欧女性,或者经历过社会主义时期的女性进行比较。

 

你在研究中遇到过什么样的挑战?

我试图对抗那种充斥英文媒体的关于性别不平等的简单化叙事,并试图揭示在谈及“中国女性”和中国性别不平等时,不可忽略的许多细微不同之处。

 

我所进行的研究和观察来自于一个大规模调查数据库,该数据库基于在中国进行的普查数据和家庭调查。我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是在广东进行的一个雇主-雇员调查,那里有着很特殊的经济史和性别差异的有趣模式。我使用计量经济学的调查数据和方法,来表现出其中的原因以及影响。

 

做研究最难的部分就是寻找真实数据。我曾写过一篇论文,是关于中国人口普查是如何自1982年起变得有失偏颇。我了解到这一点后,做了相当的额外工作确保使用相对正确的数据。我发现,由于人口的迁移,统计局对人口的统计并不精确。因此,怎样去理解和信任调查数据,这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什么对数据的再分析这么重要?

对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而言,并不鼓励提倡公示事实。所以研究者的存在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者追求研究数据的正确性,希望将真相传达给世界。

 

我所从事的研究,希望有益于公众,能将研究结果呈现给中国读者,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以及社会的世事变迁。我也希望在研究中国的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现象时,能通过经济学框架进行解释,从而起到打破成见的作用。

 

11月17日(周四),Jenq教授将在上纽大教师午餐讲座系列上,介绍自己近期的研究和论文发现,阐述中国妇女自1949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地位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