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研究的最佳地点

上海常住人口已超2400万,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超级大都市。而它的规模仍在扩大。据中国国务院数据显示,上海的人口总数将于2025年再增长400万,是世界人口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

上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改变着都市环境,也影响着数百万居民的交流、出行、工作和生活方式。上海的历史、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让这座城市焕发勃勃生机,成为进行城市发展跨学科研究的好地方。

本月,上海纽约大学的“全球城市文化与社会”讲座,为探索都市主义与城市未来所面临问题的系列讲座揭开序幕。我们采访了上海纽约大学的四位教授,他们的研究领域覆盖上海及全球,与他们探讨了各自所开展的研究与合作项目。

 

不断变化的环境

上海纽约大学环境研究助理教授李逸飞一直关注着上海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巨变,幼时偏居的一隅之地,成为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南京东路。

“我的邻居都是非常和善的本地生意人。小时候,我总喜欢在晚上爬到屋顶看星星,眺望外滩的烟火,”李逸飞教授回忆。如今,上海地铁线路的建成与扩张,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重构了儿时住所的周边环境。

“这座城市的体量与多样性,使得在上海进行城市研究有巨大潜力。上海的世纪大道就像香港、新加坡,前法租界又和天津或青岛的德租界有相似之处,”李逸飞教授说。

李逸飞教授与其他学者展开合作,深入研究城市可持续性、生态旅游及参与式规划设计。眼下,他正与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沈雷娜及同济大学合作,推动两所学校就城市研究展开不同角度的研究合作。

“我们希望上海纽约大学的同学能够学以致用,用课堂所学更好地去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城市问题。鉴于同济大学在规划、建筑与设计方面的世界一流学术领先地位,与同济展开合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李逸飞教授说,“这也能让同济大学的学生受益。他们可以来上海纽约大学学习城市研究相关的课程。我知道,同济大学的许多学生都对从全球角度探索城市变迁很感兴趣。”

李逸飞教授也打算充分利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丰富资源,通过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的环境人文项目展开合作。他计划与纽约大学及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的教授合作开设一门课程,届时,学生可以在一个真正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了解全球问题。“这门课将结合实时互动与事先录制的内容这两种形式,让学生接触不只一所校园的一位教授的观点。”

李逸飞教授说,“上海纽约大学有很多人对城市研究这一领域感兴趣。将这一领域的资源聚合起来,发展成熟,最终会形成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短期来说,我们希望能与志趣相投的人进行研究与教学上的合作。”

 

城市变革背后的故事

在四川成都生活了一年,沈雷娜教授见证了自己曾住过的居民楼被拆迁、重建后,化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她非常关注中国城市化快速进展对精神、社会和文化层面所造成的影响。

于是,她开始研究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著述诸多的上海作家的小说。也正是这段时期,上海经历巨变。沈雷娜教授发现,通过写作,作家对上海在环境、政治、社会和经济上的改变做出一种内在的精神反应。

在读这些小说时,你能观察到人们所不自知的精神影响,沈雷娜教授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着一股流浪感、无根感及怀旧之情,流露着对家的渴望,却又迷茫于家的模样。

 

除了对小说进行研究,沈雷娜教授的研究领域还包括记录整理有过拆迁经历的本地居民的口述故事。

我采访过的人都很真诚地说,这样城市发展速度符合国家利益,个人做出妥协是应该的,”沈雷娜教授说。但她表示,也能察觉到人们对这样的改变感到不安。在随后的走访中,人们对这种向前发展的模式有所顾虑。

“上海的十年,大概是别处的一百年,”沈雷娜教授说,“我想研究的是,对未来的设想与对过去的记忆,如何能帮助人们适应目前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不过,也正是这种快速变革推动上海不断发展,这也为Anna Greenspan教授的研究注入新的能量。

 

创造未来

“我对世界的变化如何塑造未来很感兴趣,”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艺术项目助理主任Anna Greenspan说,“2002年刚来到上海时我就有一种感觉,这里将是塑造未来之地。整个宇宙都在这个城市。”

Greenspan教授采取了跨学科方式研究这座城市,这包括制图学、街边市场、非正式经济、无线媒体、中国现代性以及技术哲学。

“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她提到重庆设立了全球首条“手机专用人行道”方便“低头族”的例子,“就拿现在来说,如果我的手机没电了,就没法骑共享单车,也无法进行任何支付,甚至连打车都很难。”

Greenspan教授正与上海纽约大学宗教与视觉文化助理教授Francesca Tarocco,进行一个名为“The Cultivated City”(培育的城市)的项目,探索21世纪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的教化理念。

她还与Tarocco教授共同创建“Shanghai Studies Society”(上海研究协会)这一跨学科的创新平台,聚合了有关城市化、移民、史学、影像、文学、视觉艺术研究现有关的工作坊、出版物、会议、展览、公共讲座、电影放映及都市漫步项目。此外,她也是创新智库“Hacked Matter”的始创成员,长期参与中国的城市草根创意活动。

 

码头以外的上海历史

“我对印度和中国的城市运转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沈丹森说。

沈丹森教授于近期出版了《印度、中国和世界:一段连接的历史》该著作探讨了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与交流,并超越亚洲大陆的范围,从历史角度连接这两个国家。

“比如,孟买和上海都曾是殖民港口城市,有着相似的历史渊源。因此可以就城市规划、移民人口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沈丹森教授说。

沈丹森教授希望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三所校园,能开展关于港口城市作为创新中心的科研合作项目。

“我们想要研究港口城市之间的内部和外部关联,这些城市在历史舞台上的不同形态,以及它们如今对国际政治发挥的不同影响力,”沈丹森教授举例说,目前有关在印度洋地区港口建立军事基地的计划,就引发了争议。

“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三所校园,都和港口城市有关——一所位于纽约,另一所位于阿布扎比。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不应只把目光放在城市中心,还应关注港口城市的中心,”沈丹森教授说。

“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公共政策专家和社会学家,都是港口城市研究工作的重要贡献者。如果能以此激发各个学科各个学者之间的协作,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前往shanghai.nyu.edu/events,了解关于“城市研究系列讲座”或活动预告的更多信息。也可以点击此处来看新墨西哥大学历史文化学家Chris Wilson的讲座内容。

 

 

数字说上海

  • 2800万 - 中国国务院数据显示上海人口总数将于2025年增长至2800万人。

  • 250万 - 据同济大学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上海汽车数量将达到250万辆。

  • 600万+ - 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后,上海的老年人(年龄超过60岁)将有600万。

  • 506 - 截至2020年,上海的地铁交通总长将为804公里,共506个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