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lly Week校园活动周

allyweek
2020年11月19日

何谓“华人性”?“听力损失”(deaf)和“耳聋”(Deaf)有什么区别?疫情下的女权主义、反种族主义运动是什么样的?个人如何成为边缘化群体的盟友?

11月16至20日,上海纽约大学举办了第八届Ally Week校园活动周。多元倡导团队组织了线上和线下共六场活动,邀请全校师生员工一同探讨聋人文化、华人身份、性别刻板印象、月经等话题。

周一至周三下午,学生负责人、“院长基金公益服务学习”项目学生和Ally Week活动大使在上纽大餐厅、咖啡厅及Go Local项目扩展校园开设了一系列活动,鼓励大家参与游戏和讨论,学习手语及钩编技巧,聊聊与“大姨妈”的爱恨情仇。

 

ally-week-2020

图为二楼咖啡厅的“吉时已到”问答活动,参与者需在转动转盘后接受月经知识小问答。活动负责人还会和参与者讨论月经相关话题,包括是否了解中毒性休克的症状、月经在主流媒体报道中是否有足够的呈现等。该活动旨在考察大家对月经知识的了解程度,并鼓励大家勇敢交流这一话题。游戏结束后,参与者可获赠一枚“月经”主题徽章,其中一款印有玫瑰样式的卫生棉条,另一款印着“我有棉条,需要可以找我哦”(I have a tampon. Ask me for one)的字样



 

ally-week-2020

学习26个英文字母对应的手语符号

 

周一晚在世纪大道校园举办的《聋女独白》(BIE别的, 2017)短片放映活动,拉开了本届Ally Week校园活动周的序幕。紧随其后的是一场与“守语者 Prosigner”联合创始人崔竟的讨论会。“守语者 Prosigner”是一家总部位于湖北武汉的非营利组织,专注于手语翻译、培训及聋人文化推广。

ally-week-2020

在几位口笔译志愿者的协作下,Zoom讨论会在进行过程中同时被译成中、英、中文手语三种语言,方便所有参会者理解

崔竟表示,作为一名出生在聋人家庭的聋人,她常常因为这一身份而被认为是“聋人中的聋人”。讨论会上,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新冠疫情高峰期,及时为家乡武汉的聋人社区提供最新信息,并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期间重新认识耳聋的故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给我的定位是残疾和低人一等。社会上的声音告诉我,你只有出人头地,才能获得尊重,”崔竟说,“但接触聋人文化后我逐渐认识到,手语无言却能‘发声’,它是一种与普通话具有同等地位的语言。所以听力问题并不是一种损失,反倒让我收获了丰富的聋人文化。”

 

ally-week-2020

左图:活动海报
右图:“十问武汉聋人权利倡导者”在线讨论活动屏幕截图

 

 

此次“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讨论会由多元倡导者、2022届学生梁晓和Chelsea McLean合作举办,并得到了手语译员顽真和龚懿的现场支持。Ally Week活动大使、2023届学生Zoey Meng及两名2022届学生黄思嘉和李逸洁承担了英文即时翻译、中文字幕编辑及其他现场支持工作。

“‘残障’人士似乎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里,至少我们总这样认为。但如果尝试去了解一下便会发现,他们其实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亚文化,有丰富多元的背景;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有温度、有想法的人,”梁晓说,“所谓‘他们’和‘我们’的分别其实很不合理。我们应当去了解‘平行世界’的生活,并意识到我们享有的特权和既有的无知。”   

 

ally-week-2020

“从边缘化到创造力:女性主义者跨国联合”

 

周二晚,四位青年女性主义者、反种族主义者和学界运动家从英国、美国和中国齐聚Zoom,参加了“从边缘化到创造力:女性主义者跨国联合”小组讨论活动。美国亚裔女权组织(Asian American Feminist Collective - AAFC)联合创始人Rachel Kuo、女性主义政治学者靳夏楠、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赵蒙旸和华威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员倪雷芸也参加了讨论,分享如何利用自己作为女性、中国留学生、亚裔美国人或兼具上述多重身份者的经历,在参与社会公平工作时发挥创意,在“极端的开放”中争取赋权。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次疫情犹如当头棒喝。”靳夏楠说道。她指出,新冠疫情暴发之前,许多在英国的华人对平等问题并不以为意。后来,疫情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令他们深受触动,纷纷开始为争取平等而抗争。夏楠和倪雷芸曾在英国合作,共同倡导反种族主义和反性别主义——推动人们反思根源问题,不只是对受害者表示同情,更采取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她们鼓励上纽大学生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开始行动,和身边的朋友们坐下来聊一聊。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倪雷芸说,“当我们从自身做起行动起来,身边的人也会受到启发,加入我们。”

“参与社会运动是贯穿一生的实践,”Kuo补充道,“找到并建设一个社区需要时间。”


ally-week-2020

周三晚,100多名师生员工参加了上纽大思辨探究学会联合主办的“从内向外剖析华人性”座谈会,从“哪些人具备‘华人性’”到“种族观念是否适用”等各种不同角度探索华人身份的含义。

直面历史(History Confronted)创始人及教育工作者Jasmin Cochran、上纽大全球写作与口语项目成员Jennifer Guan、全球中国学和人类学实践助理教授Leksa Lee(李可心)、历史学教授Tansen Sen(沈丹森)和“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博士后王菁五位嘉宾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他们从目前在中国的居住和生活经历出发,审视自己身份的复杂性,挑战观众们解构、延伸、重新思考自己对华人性的先入之见。

“按血统划分,我不可避免地会被定义为华人;但就主观而言,我只在某些情况下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Guan引用著名文化研究学者Ien Ang(洪美恩)的话说道,“具体是哪些情况取决于具体语境。” 

“成长过程中,我们对华人身份的认知受政治环境影响已经根深蒂固,”王菁说,“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除了血统和种族所定义的华人身份外,我们可以成为或想选择成为怎样的人。我记得自己也曾在这方面经历过一些挣扎,所以不能说我已经找到了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无论如何,真诚面对自己的感受以及影响我们感受的事物真的十分重要。”


ally-week-2020

在周四举办的钩针编织工作坊中,艺术学教授Monika Lin介绍了这项自古以来一直贴有“女性”标签的传统工艺。讲座结束后,参与者们钩编自己的手工作品,象征性地“摆脱大众对钩针编织的性别成见”。

“有些材料和技术如今还是会和性别挂钩,导致它们的实际价值没有得到客观的认可与重视。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Lin教授说。

ally-week-2020

Lin教授与观众们分享了艺术家Ghada Amer的纤维艺术作品,丝线是其作品中代表女性力量的重要媒介。她还展示了诗人、视觉艺术家Jen Bervin和装置艺术家林天苗的作品。林天苗常在作品中利用线绳和纺织材料挑战公众对女性、美丽和母性的常规认知。

“我希望大家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继续思考:艺术家——不仅仅是女性艺术家——该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升华公众对艺术品材质和结构层次的理解,并将这些创作方法和意图纳入新历史或尚未发掘的历史中。”Lin教授说。


ally-week-2020

周五上午,上纽大师生员工登陆Zoom平台,在线观看了由上纽大戏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线上话剧《Shad(e)y Grove》。该剧从居住在美国郊区的白人视角,探索性/别话题。

Ally Week校园活动周的压轴大戏是一场突破性别二元定位的“性别酷儿时装秀”。该活动全程在线直播,展示了师生员工及其他参与者提交的T台走秀视频。

时装秀结束后,大家就性别、时尚和性别二元论的深层含义展开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上纽大2022届学生Ryan Hoover和心理学助理教授李谷、纽约大学斯坦哈特学院国际教育副教授Hua-Yu Sebastian Cherng(程华宇)、上海骄傲节(ShanghaiPRIDE)及科技女性( Ladies Who Tech)的联合创始人刘夏琳,以及上海著名变装皇后Cocosa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