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秘境 无限可能

2018年2月8日

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艺术(IMA)专业四名学生的作品,于2月3日亮相上海闵行万象城艺术空间的“光影秘境·旭公益展,作为“光影秘境”展整体的一个独特单元。从3D音乐喷泉到色彩变幻的互动星座体系,四个结合艺术与科技的作品,展示了上纽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此次“光影秘境·旭”公益展,由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艺术专业、上海广电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及万象城联合举办,致力于将新锐新媒体艺术家推向台前,为公众所认识。互动媒体艺术专业的四名学生还参与策展,并担任展览设计委员会成员。

 

左起:上海纽约大学艺术助理教授Antonius Wiriadjaja,上海广电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文化空间事业部总经理于斌,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衞周安,上海万象城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辛亮,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刘虹霞

 

作为上海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新媒体艺术展“光影秘境”,试图在无限的可能性语境中,探索作品本身与观众接触的无尽机会。展出作品包括上纽大互动媒体艺术研究员刘唱的描绘人类、信息、编码与机器周期的视听艺术装置作品。

“互动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乐于接受挑战,他们积极创作,并对如何用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意义与快乐进行批判性思考,”上纽大艺术助理教授Antonius Wiriadjaja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作为一名艺术教授,很开心能看到学生用作品呈现自己对世界的思考与理解。”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2日。来看四名学生谈他们的创作理念:

 

 褪换  2018届学生王子赫 ​    

 

 

 

 

该作品是作者对视觉生成艺术和计算机音乐的一次探索,以音乐为对象实时生成的花纹和图案,暗喻着已知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音乐,但没有深入研究过。我想将我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应用于音乐。”

 

地形  2020届学生贺方晴

 

 

 

 

这一作品包含四个场景:山水、月色、落日、水晶球,试图将白日梦幻的种种可能,引入日常生活背景。

“小时候,我有一个圣诞树水晶球,我的作品关注的是介于非现实和现实之间的错觉,是对童年碎片记忆的复原和二次演绎,意图营造似是而非的非现实感,”贺方晴说。

 

星系坐标 2018届学生赵楠  

 

 

 

 

这是一件代码生成艺术作品,赵楠通过从八卦图中读取信息,结合创意编程,生成可互动的、带有生命感的星座体系。

赵楠说,“我一直都对行星的运动和吸引力定律很感兴趣。不过,我觉得十二星座还不够,而且也缺乏个性。我的作品探索的是无限的星系,让每个个体都能自我定义。”

 

波塞冬之声  2020届学生张楚宜  

 

 

 

 

这部作品将声音的性质与水的运动相结合,用一系列3D音乐喷泉突破感官的界限,通过模拟水滴的色调和运动的变换,将声音和音乐视觉化。作品共设置有六组喷泉,不同的组合带来不同视觉效果。

张楚宜说,“我受到迪拜音乐喷泉的启发,它的视觉做的非常漂亮,不过我音乐性和互动性少了一点。所以我设计编程了一个数字喷泉,它可以和任何的声音输入交互。”